lsgxeva

禅定是否一定要打坐,为什么?

来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955324/answer/182198940

 
禅定的境界:

有人不打坐不修禅定专心做某一样事情确实可以到达一定的境界,但是因为还在依靠外物,所以最终只能近于道,而不能与道合一。比如有人写字都可以达到修禅定入静的境界,但只能止步于此了,入静不是入禅定,若要再进一步则要抛掉外在依靠的东西才可以。

不打坐也可以入禅定,禅定不在于某种形式,盘腿来练习只是更容易达到目的。

每个人身体都是终日动个不停,心里的妄想也是洪水猛流一样一直不停的想东西,初修禅定一定要坐下来,摆好姿势身不乱动,心中默用法门使心不乱动,如此锻炼调伏身心。如果开始就要说坐禅不需坐在那里,说行住坐卧都可以修禅定,那是不合实际的,身心的动乱在日常中是很难察觉的,更不要说去让它停下来了。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你要去写一篇文章,首先必须从认字写字开始学起,普通人不可能生下来提笔就会写文章的。

至于禅定的境界,直接引据大德的开示

坐禅,坐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远无其物的时候,就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到这种境界,并不是得到真功夫,怎样了不起。或者坐一个钟头,或者坐十个钟头,或者能坐一个月,甚至能坐十个月,这不过是功夫有点相应的现象,得到一点轻安的境界而已。经过轻安境界之后,继续参禅,便到初禅的境界。 初禅天名叫“离生喜乐地”,就是离开众生所喜欢的境界。在离生喜乐地打坐时,很快入定,在定中,呼吸停止,不入不出,不来不去。好像乌龟在冬季的时节,把头缩回壳内,外边停止呼吸,可是内部呼吸活动起来,这是冬眠现象。参禅人,在定中停止呼吸,出定时,照常呼吸。各位注意,如果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不可打妄想:“哦!没有呼吸啦!”这个妄念一生,马上恢复呼吸,不可不慎;否则,失去机会,必须再重来。 由初禅天精进修禅定,进入二禅天的境界。二禅天名叫“定生喜乐地”,就是常在定中生出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无法形容,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境界。在定生喜乐地坐禅时,在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而且脉搏也停止。要注意:停止不是断绝,出定时,又恢复正常。 由二禅天精进修禅定,进入三禅天的境界。三禅天名叫“离喜妙乐地”,就是离开粗的欢喜,尚有细的欢喜,得到微妙的快乐。在离喜妙乐地坐禅时,在定中不但呼吸和脉搏停止,而且心念也停止,真像死人一样。这时念停止了,没有一切妄想。呼吸停止,血液没有氧气,停止循环,所以心脏不活动,没有脉搏。这时,一切杂念都没有了,譬如呼吸是风,脉搏是浪,心念是水。没有风,就无浪,水自然平静,所谓“风平浪静”,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形,在定中是暂时的作用,并不是死亡的断气。可以随时随地恢复呼吸和脉搏的正常活动。 由三禅天精进禅定,进入四禅的境界。四禅天名叫“舍念清净地”,就是舍去三禅的妙乐,心念清净。气停止,脉停止,念停止,而且也舍了,这时清净本来妙真如性现前。这种境界,不可认为了不起,这不过是四禅的境界而已,并不是证果的现象,仍然是凡夫地位。因为还没有断欲,如果勇猛精进,修外道邪定,则进入无想天,受快乐的境界。修正定正受,则进入五不还天,这才是证果的境界。 ◎宣化上人 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

最后来个达摩祖师的《夜坐偈》

 


坐禅的方式:

1、具体静坐姿势、脚、肩、手、舌头、眼睛
打坐首先要调姿势。在修道的第一步,姿势非常重要。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会堵塞身体的经络,气脉就会不畅通,能量就上不来,所谓的“三脉七轮”就打不开,大脑就缺氧,人就会昏沉。如果你最初就把姿势调端正的话,你在以后修行的途中,就不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禅病,譬如胸廓胀痛、胸部憋闷等,这都是因为你最初学静坐的时候,姿势不端正造成的。
有的人在学佛的某一个阶段,出现小腹很胀、胃胀,都是因为最初静坐时姿势不端正,还有的出现背部(脊梁骨一带)很胀,这都是因为最初的姿势不端正导致的。但是往往在调整姿势的时候,身体会疼痛,感觉到很不习惯。因为我们生理的这些姿势呀,它*散漫惯了,你突然让它固定一个姿势,它会很不习惯。所以坐在这个地方浑身痛,身体扭来扭去的。
一般来说,你的姿势调端正了以后,一个星期你就习惯了,身体就接受了。接下来你静坐,越坐身体越舒服!尽管你的头脑里杂念很多,但是你会感觉到你的身体是畅通的。
一上座,
单盘、双盘、散盘

都可以,不能平坐。至于盘腿的姿势,是左腿放在上面对、还是右腿放在上面对呢?譬如说我们每晚静坐的时间是两个小时,可是你的腿一口气坐不了两个小时,中间就需要换一次腿,如果你前一个小时是右脚放在上面,换腿以后就变成了左脚放在上面。实际上哪个在上面,哪个在下面都不重要,你只要是把姿势调端正了,生理的气血就容易畅通。你们回去静坐的时候,坐的垫子最好就跟你们今天晚上坐的这个拜凳一样,前面低一点,后面高一点。这是禅堂里面专门设制的一种禅凳,在过去是用蒲团,是圆形的。后来为了便于挪动,改成了木头做的
如果你家里没有这个禅凳,在屁股下面可以垫一个二寸高的垫子,

譬如说枕头什么的都可以。这是对于初学静坐的人来讲,屁股下必须垫一个两寸高的垫子,这样一来,身体就往前倾,臀部就往后撅,往后翘,尾巴骨就悬空了,脊柱就形成了S形。我们脊柱的结构就是S形,你必须顺着它来,不能扭转它。也就是说身体坐的姿势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直。大家可以凭自己的感觉,没有太往前倾,也没有太往后靠。眼睛看着前面一米左右距离的地方,让后脊柱放松,尾巴骨没有受到压迫,整个身体处于一种很放松的状态。如果你直挺挺地坐着,身体的重量就压在尾巴骨上,气血就上不来。如果身体往前倾一点点,尾巴骨悬空了,重量就不是落在臀部,而是落在两个膝盖上,当身体一放松,前面的气自然就沉下去了,人体的能量自然就顺着后脊柱升上来,头顶就放光了。如果你前面的气没有沉下去,很浮的话,会把后面的气给拉下来。背后的气往下降,前面的气往上升,你的脑袋就会缺氧,缺能量。
如果你后面和前面是一个平面,坐久了就很容易驼背。一旦驼背,前胸这一带就很容易有一股气淤在这个地方。因为你背往前一弯、脑袋一耷拉,气就容易淤在胸部,时间一长就容易引起前面这块骨头隐隐作痛。如果你后面垫高的话,自然就容易挺起腰来。腰一挺直,肩膀自然就塌下去。如果是一个长期静坐的人,就不需要垫高了。因为他早已经把四大修完了,已经空掉了。但是你坐习惯了以后还是喜欢后面高一些,因为这样你自然就把腰杆挺起来了。
一个坐禅坐得比较好的人,他的肩膀一定是塌的。当一个人生理的气沉下去的时候,肩膀肯定会塌下来,不会是抬高的。肩膀抬得高,说明他生理的气没有沉下来,心理也没有放下去。身心都放下去的话,肩膀一定是塌的,脖子呢,是伸得长长的,是往上伸的。
当气沉下去不浮了,思想也容易静下来。至于这个手怎么放呢?一般来说是左手放在右手下面,两个大拇指碰在一起就行了。把手放在腿上,下巴稍微往前低一点点,眼睛看到——目光落在——前面一米远的地方,这是最标准的姿势。你如果看得太远的话,说明你有点抬头了;如果看得太近的话,说明你有点低头了,所以说目光落在一米处,最合适。要感觉到鼻尖和肚脐在一条线上。
如果手比较长,手心比较热,感觉到身体很热,能量比较足的人,可以把两手放在膝盖上、掌心向上,体内的热量就很容易释放掉;

如果手比较短,或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感觉到体内的热量不足、没有多余的热量要释放的话,就手掌向下摊开,放于两膝之上;一般是两手结“金刚降魔印”放于前面,这样比较持久。
眼睛是闭着好,还是睁着好呢?由自己随时决定。譬如说你现在静坐要昏沉,就把眼睛睁开,就不容易睡觉了。如果说你现在很散乱,睁开眼睛容易受外面事物的干扰,那就不妨把眼睛闭起来。这些都是活的法,不能够把它完全定死。
有的人会问,这个舌头是不是一定要顶上颚呢?这也是因人而异,如果你的年纪大了,生理的能量不够用,或者说你生理的能量趋向枯萎了,就可以将舌头弯回来顶住上颚。有的年轻人精力很充沛,容易引起性欲旺盛,那就不需要把舌头弯回来抵住上颚。
曾经用舌头顶过上颚的人都知道,顶上十几分钟就会感觉到口水特别多,这是津液缓缓而来的结果。有了口水就把它咽下去,沉入丹田。连续坐上两天,精力充沛的人就会性欲特别旺盛。如果是老年人呢,就会感觉到这几天的精力充沛了。
一般说来,年轻人不需要舌顶上颚;身体精力不够用的、老年人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因为你舌头一顶上颚,肾水就被激活了,尤其是盘腿的时候舌顶上颚,激活的肾水它不往下去。因为你盘腿的时候,两条腿麻木,肾水下不去而被逼了上来。所谓的“还精补脑”,就是让下部的能量往上输送。
当姿势调端正了以后,我们就要理顺生理的气血,也就是说要调呼吸。不过对于初学静坐的人来讲,姿势调端正了以后,再调呼吸的时候会感到生理的气血反而不畅通,坐在这个地方感觉到身体很胀、很别扭,你通过调理呼吸,坚持做一个星期,生理的气血走行方向就已经扭转过来了。
一上座,脖子往上一伸,肩膀往下一塌、双手叠放、鼻尖与肚脐成一条线、眼睛看到一米远的地方。而且这几个动作要在一念之间就完成。形成习惯以后,你一盘腿,这个姿势自然符合标准!
千万别小看了这些基础的知识和静坐方法,它虽然是有为法,可它是我们将来进入无为法的一个惟一的基础!很多人坐久了以后身体出毛病、心里面产生幻觉,严重的还会造成一种精神病,这都是因为最初姿势不端正,气血走错了轨道而致的。
本来这个气血是向这边走的,可是由于你的姿势不端正,坐在那里东倒西歪的,把气血逼到另外一个方向了。生理的气血错乱,实际上就是精神错乱。常常有的人心理上受到打击以后,会出现心理问题,就是因为生理的气憋在一个地方不畅通了,它进入了另外一个轨道了,生理的气一错乱,心理就出毛病。
(问:我坐禅坐半个小时就觉得全身痛,坐不住。)全身痛,说明你的气血不畅通,脉络受阻。一个姿势保持久了,总会不由自主地想换一个姿势,这是正常的,只要换一个姿势,就把它分散了。
我们人体从生理上讲,全身都布满了经络,这个经络就像是一条水管一样,如果你的姿势不端正,就如同把水管折叠了起来,气血就不能够很好地畅通。当生理的气血不能完全畅通的时候,身体也就空不掉。既然空不掉,身心就没有办法进入一种浑然忘我的状态。身心空不掉,就没有办法和灵性的力量沟通。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身心存在,就如同一个坚固的个体,实际上我们所谓的修行,无非就是把这个个体融化掉,和整体合而为一。

 

==================

佛教怎么看待枯禅?第六意识心要不要修?

这些年练习打坐,得到一种经验,就是坐下来把大 脑放空灵了,什么都不想,结果就出现两种情况,第 一种,呼吸几乎没了,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大脑一 点杂念也觉察不到了,心里暗想原来什么念头都没有 的状态是这样的,真的可以做到什么都不想,还保持 得很久,退出来的时候有一种感觉,就是周围突然听 见杂音了,进入状态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声音。但是 更多的时候就是容易昏沉掉举;第二种情况,就是夜 半梦里容易起梦体,就是容易处在半梦半醒的情况( 出阴神),自己能感觉自己在做梦,而且眼前的情景 很逼真,有时候是自己熟悉的家里,有时候是出现在 陌生的地方,最长的时候梦里清醒了半个小时,但是 想到自己是不是死了,想到家里人,很担心,动了动 手指,就醒过来了。

后来查了查资料,感觉我这种修行方式有点像枯禅, 修得不恰当。有篇文章这样写的:我们说什麼东西都 要缘起、因缘的。你要开悟的人,他以前多闻、多思 惟,种子在里边,你这个由定的熏习,他开芽结果了 ,就开悟了。你种子没有,乾乾的一块田守在那里, 儘管你浇肥料、浇水、太阳晒,没有种子,长得什麼 ?败草,长的杂草,没有好的苗给你长出来的,那你 怎麼会开悟呢?所以这些讲得很天真,也是一个极端 的错误。这些人,不动脑筋,不但是不能证果证道, 而且还有极大的危害性,哪怕你得了定,心能够止下 来了,下功夫很深,很刻苦,但是你后报,后来的报 ,将来就是愚痴,没有智慧,你脑筋停下来了,不动 了,机器不开动了,锈掉了。那麼愚痴的报是什麼呢 ?畜生道。 文章出处: 智敏上师:不动脑筋,有极大的危害性,佛教网

我觉得我不太认同这位老师的话,佛陀说的什么呢, 要离苦,这是首要的,所谓苦集灭道,寻找快速离苦 的途径。我不是不同意播种施肥,但是这个代价是要 经历无数次的轮回,无数次的播种啊!今生得遇佛法 不易,以后的事情谁知道!这个风险太大了! 可是我现实的情况确实不得意。脑子很愚笨,回老家 几次都不上心不认得路,记忆力很差,最重要是感觉 什么都与我无关,现在而立之年确实过得很痛苦,很 让家里人担心。老师说得很对,我就是怕动脑筋。这 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到底修行要不要动脑筋,用第 六意识心?

我最近想了:意识心作为八识之一,跟前五识眼耳鼻 舌身意一起是自己的本体,在没有证得第八识之前, 前面的六个意识(除去末那识)都是有用的,都是证 道的工具,世智辩聪固然不好,但是不会利用工具也 不行,动脑筋弄一些记忆方法不是不可,怕佛教不鼓 励,因为佛教不是让你用脑去修行,而是用心去修。 我真的乱了 欢迎朋友们积极讨论一下,总是运用第六意识心是不 是对修行有害处?

ps:补充一下,我这种打坐的状态比较奇怪,不但呼吸停了,连心跳都慢下来了,一分钟40几50几下,所以大家没经历过我这种情况,我也不知道怎么清楚的描述这样感觉,反正以后我少打坐了,免得危害身体。

 

---------------------------------------------

作者:alphago 编辑于 2019-03-15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77698291

你经历过的,我全都经历过,之前也在知乎上问过。当时我也是认为自己修成了枯木禅,后来发现佛法其实本来就是如此。

 

你说你现在“脑子有点不太灵活,记忆力差,感觉什么都与我无关。”这些症状我全都出现过。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你现在处于人格解体、情绪解体的路上。

 

当时我是每天打坐修3个小时,兼以全天候的观照(当时被认证为开悟了,在家保任)。

每天睡觉起床、都有个不动的、清醒的觉知在持续不间断的觉照着。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照来照去,念头便逐步减少,直至那个不动觉知时时在前。照来照去,情绪波动便逐步减少,感觉什么高兴事、痛苦的事,都与自己无关。

有时候觉知力强的时候,仿佛如日中天,一切现实便如影子般虚幻不实。

去打禅七,打坐3小时可以一动不动,安住在一种不动明觉中,很快能过去,而且睡觉时能清醒的觉知到入梦、梦醒的全过程。能梦中知梦,也就是你说的出阴神。

 

副作用就是:

1.脑子反应慢半拍,所有习惯性动作都在觉知的全方位监控下,任何条件反射都要经过大脑监控才能被执行。

2.记忆力差,时间过的飞快。说好听一点,就是不忆过往,不念未来,时时刻刻活在当下。

3.自我存在感减弱,外人看觉得呆呆的。对与自己有关事情,也会无动于衷。

4.觉知者与体验者分离。总是有个三方视角在看着现实的自己,就好像玩游戏一样,时时刻刻都明白“此我非我”。

 

当时有一种感觉,只要继续观照下去,迟早情绪性反应要完全消失,自我存在感完全消失。因为那种不动的觉知,就好像一面镜子,现实的一切在它的照耀下,就好像梦中之物一般。

梦是清醒的现实,现实是清醒的梦,时时刻刻都是清醒的,新鲜的,陌生的,就是这种感觉。

 

为了解决这个疑惑,我在天涯上寻找同类人,发现了一个同样的案例,才了解到这叫做人格解体症。他也是在修内观时导致的,后来去吃药了。

当然,知乎上,是没有人告诉你这些的,他们会把佛法打扮得很完美,却完全不告诉你副作用。

如果你出了副作用,他们会说是你修得不对,总之,不是佛法的错。其实,他们可能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或者修的是止禅类的,没有这类副作用也很正常。

 

一.为什么说内观的结果就是人格解体、情绪解体?

先看定义:

1.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又译作自我感缺失,是一种感知觉综合障碍,特征为自我关注增强,但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实、遥远或虚假的,这种改变发生时,感觉正常而且情感表达能力完整。

没错,自我觉知力大幅度提高。同时感觉到世界如梦似幻,自我也是个幻象般的存在,不真实。

2.在各种复杂而痛苦的主观体验中,多难以用文字表达,比较突出的有躯体改变的体验、强迫性自我审视、缺乏情感反应。

强迫性自我审视(也就是时时在觉,觉知遍照),缺乏情感反应(喜怒哀乐恐惧痛苦都消失)等等。

3.感到自身或外部世界发生了改变,具有一种陌生感和不真实感。

有一种强烈的体验:只有那不动的觉知才是真实的,其它都是虚幻的,一切皆梦中物。

4.觉得体验能力丧失,似乎不能哭、不能爱(情感解体)

这个最明显了。因为大脑时时刻刻告诉自己,一切都是虚幻的,无须理会,无须追求。欲望淡薄,毫无情绪与生气,仿佛一切与己无关。

5.他对自身及周围事物的感知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感觉。患者感到自己脱离了正常的意识,似乎变成了飘浮的对自身(包括心理过程、身躯动作等)的独立观察者。

走在路上,总感觉仿佛是行走在虚空中,甚至完全融入虚空的状态,我就是虚空。时时刻刻在观察自己的身体和念头。

6.在诸多宗教神秘体验中人格解体症状还被视为一种高境界的标志

开悟?涅槃?

7.人格解体是一种原始的、高度病理化的防御方法,与自我否定相关联,当通常的压抑机制失效的时候,人格解体便可用作控制无法接受与容忍的冲动的应急措施。

想想禅宗是怎么让人开悟的?当头棒喝。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人的原始防御能力会开启,进入“一切非我,唯有觉知”的紧急状态。就好像一个国家遇到战争时,会进入军控状态,下面的一切行为都要监视起来,非经批准,不许擅自行动。

想想为何佛法离不开证悟“无我”?因为自我否定是人格解体的必要条件。

自我否定+持续的自我觉知=人格解体+情绪解体。

 

二.再说为什么观照会导致人格解体。

我们都知道佛法有十二因缘观,其中可以实证的就是:六入=》触=》受=》爱=》取=》有(苦忧悲愁生老死)。不爱不取,则无有苦忧悲愁生老死,轮回断,入涅槃。

在观照的过程中,执行的是对于苦乐舍三种感受,进行平等觉知。正常人都是条件反射般的避苦趋乐,并表现出喜怒哀乐来,与他人互动。

观照要求做的是平等觉知,做到不贪,对于快乐的感受不爱不取;不嗔,对于痛苦的感受不逃避;不痴,时时保持觉知,做到心境合一。

结果就是负责情绪冲动和表达的那些“小程序”,因为无法被底层感受系统直接调用,而逐步边缘化。养成的习惯就是:每一个外来信息刺激,都要“过一下脑子”。

外人看起来就是:反应变慢了,情绪驱动的习惯性小动作消失了,人看起来没有灵气。本该哭不哭,本该笑不会笑,还得确认一下子。

这就是禅宗的除习气,习性反应没了,其实就是情绪解体了,觉知完全接管了底层的条件反射,不许擅自行动,都得先汇报下。就好像大脑本来是分工合作的,现在变成集权制,觉知掌握了一票否决权,任何调动身体反应的指令都须得它同意才能执行。

我们知道,佛法的修行有很多描述“诸法非我”、“断我执”、“爱渴消尽”、“去烦恼”、“根除习气”、“如如不动”、“清净”、“涅槃寂静”。而这一切,人格解体都能解释。

 

三.人格解体的好处与坏处

1.坏处。

如果是*性人格解体,会造成很大的心理痛苦,毕竟会太不习惯,因此需要治疗。

如果是宗教性质的、主动性、自愿的把自己的人格搞解体,那就是可控的。唯一坏处可能就在于社交困难,因为自身情绪感知系统已经弱化,无法感同身受的去体验他人的喜怒哀乐,只能通过记忆来回溯对比。甚至,表现出很绝情的一面,而不自知。

家人理解还好,不理解,可能要闹家庭矛盾。这么想来,阿罗汉必然要出家,喜欢独处,也不太热衷于传教,是有原因的。

2.好处。

没有痛苦和快乐,内心只有深深的寂静。这是一种普通人难以体会的宁静感,大概也只有各类禅诗才能表达吧。

没有欲望、没有恐惧、甚至无惧死亡,仿佛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不过是那不动觉知上的一个泡泡。

人格解体,能够隔离开一切自我身上发生的不幸,“这不是我”,自然也就不会受“我”的痛苦所伤害了,因此有一种深层的安全感。

情绪解体,能够治疗各种心理疾病,抑郁、焦虑,因为他们都属于情绪反应系统的一员。运用正念观照,可对这些情绪反应小程序进行卸载,从而修复心理创伤。

 

四.如果佛法的体验就是人格解体,该怎么办?

如果你还年轻,要结婚生子,我建议你赶紧放弃打坐,回归正常生活。

喜怒哀乐,是人类互动交流中的必备技。人类如果没有七情,彼此之间便无法完全进行心灵沟通,如果没有六欲,人类很快要绝种。七情六欲是人类的进化优势,而不是劣势。光看到坏处,不看好处是不行的。

自我意识的确立,能使人分清谁敌谁友,从而在这个分工合作的社会找到自己的定位。

避苦趋乐的条件反射,是生存竞争中逐步强化出来的。可想而知,没有避苦趋乐的“无明习性“,恐怕早就死光光了。据有的人格解体者描述,在马路上看到车子来时,没有意识去分别,则完全不知道赶紧避让,可见其害。

一切佛教中否认的、认为是无明的东西,反过来想想,正是人类能生存到现在的原因。

 

如果你已经垂垂待死,人生进入倒计时,倒是建议你进行人格解体操作,这可以帮助你轻松度过疾病与死亡。如果你之前体验过这种境界了,那重新操作起来也会很快。

这也是我的最终计划:如果哪天我知道自己要死了,再回来重修人格解体大法,躲过病、死之苦。当然,就不一定套用佛教的三观了。

 

五.如何从人格解体走向现实?

1.放弃观照,把身体控制权交给情绪管理系统。该苦苦、该笑笑、该发怒就发怒,不要控制。刚开始时可能会有点小爆发,不知道如何表达。慢慢的,它就会自我磨合,达到均衡状态。

2.如果自我观照已经很稳定,由刻意性的“念起即觉”到了自动性的“时时在觉“的状态,那就只能多做破坏性练习,多打竞技性的游戏,是个比较好的方法,通过这种条件反射,能重新构建我们的情绪反应系统。

3.从观念上纠正,认可自我,接受烦恼。要认识到“妄想、分别、执着“都是好东西,是我们在世间生存的依靠。把注意力放向外部世界,把“向内看“转向“向外看“。而不再去关注内心状态和念头等。

4.多进行想象,放飞自己 的思维。想得越多,念头越丰富,人才能越有灵气。

 

六.那到底观照、内观、正念等等能不能学?

可以学,但要注意其副作用。当然,这些副作用是针对凡人而言的,对于真正修行的来说,那正是进步的标志。

其实从原始佛法走来,佛法已经进行了很多改良,这些看似高明的改良,让副作用减少了,却也导致了更少人能证果。

不过,这也让内观有了普及的价值,短周期的内观可以缓解人的情绪压力,创造和谐内心世界,对于那些明显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狂躁等)、习性反应(烟酒毒瘾等)有卸载作用。

在长期不间断的内观中,解脱(自我解体)、苦的彻底止息(情绪解体),应该也是可达成的。

 

我大概花了4年多去练习观照,达到“念念在觉“状态,又花了半年多时间,才回到现实状态。

这真是一座围墙啊!

 

后来者须谨慎

 

修行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所谓的修炼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的厌倦,要么苦于未成的悲哀。-----钱终输语录。

 

这是另一个人格解体的例子:

我从信佛到辟佛的历程_煮酒论史_论坛_天涯社区​bbs.tianya.cn

 

这是国外关于内观、冥想等任何形式的禅修,可能会出现副作用的研究报告:

冥想可能对你有害?

Can Meditation Be Bad for You? - TheHumanist.com​thehumanist.com

正念冥想对你情绪伤害的17种方式

17 Way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Can Cause You Emotional Harm​mindfulconstruct.com

 

ps1:

谢谢大家的回复。

看了大家的讨论,大部分人认可这个事实,很多人也有过亲身经历,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修偏了。其实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认为是枯禅,因为我之前读到的文章都说会越修越慈悲柔软,越修越法喜充满。可是,为什么我越修越“无为”了呢?而且,说好的慈悲柔软、喜乐怎么没有出现呢?

于是,寻寻觅觅的,读了巴利相应部,了解了原始佛教的一些内容,才逐渐明白一些问题。现在回过头来,我觉得我的修法是没问题的,那个状态是正常现象,因为佛法的有余涅槃其实就是人格解体。

缘无明生行,缘行生识,缘识生名色,缘名色生六处,缘六处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渴爱,缘渴爱生取,缘取生有,缘有生生,缘生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此为一切苦蕴之集起。
无明无余离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处灭,六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渴爱灭,渴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此为一切苦蕴之灭。


这段是描述苦集苦灭的过程的。指明了佛法修行的目标。

先看四圣谛:

苦的定义:愁悲苦忧恼等等烦恼,以及生老死。

苦的原因:归结为因为不明“无我”之理,进而产生了爱渴、对外境的种种执取,也就是欲望。

灭苦之道:从心底彻底”否定自我“,进而放下种种欲望执着,达到不爱不取的状态。

灭苦之果:一切烦恼不生,不再轮回。

佛法的核心是离欲,离欲的第一点是要明白:自我是个假象,不值得维护,即证悟“无我”。其作用是:彻底在内心深处不再有以我为中心的、追逐欲望的念头产生。

人的情绪反应,都是因“有我”而生。喜怒哀乐、恐惧、悲伤等等烦恼、无不是为了让“自我”更好的活下去而衍生的。

喜怒哀乐这些情绪就像一系列的奖罚工具一样,刺激着“自我”去完成欲求目标。欲望达成时,则高兴喜悦;完不成,则痛苦、沮丧等等。

如果一个人认同了“无我“,还有喜怒哀乐,倒是不可思议了,你为谁高兴为谁怒呢?如果是自己,自我已经不存,怎么喜怒的起来?如果是为他人,那就只是个表演,是为了方便交流,可有可无。

就好像人格解体初期,都是这种感受,有喜怒哀乐于形,但内心却无法认同,感觉这些情绪不是自己的,就像发生在别人身上一样,是在应付,在演戏,无法代入。再往后,喜怒哀乐等情绪也开始逐渐消失。

当这个自我不存在时,一切围绕“自我“而打造的情绪体系便如无根之树,如无主之臣,自动进入解体流程。

因此,潜意识在认同“五蕴非我”后,会导致欲望彻底丧失,欲望丧失,会导致情绪解体,最终的苦灭状态,就是情感、自我的彻底解体状态。

阿罗汉的阶段对任何的事物都不再感兴趣,不再好奇波动了,因为其心境已灭尽了对任何事物的渴求、恐惧了,也就是已彻底熄灭了一切烦恼,而不再贪求、厌恶、恐惧、挂念、猜疑,对某种事物已不再疑,不再好奇,他的心识已自在了,不再有任何事物来欺骗、引诱着而生起那好奇波动。不论是引诱他去迷恋的色、激愤、嫌恶、憎恨或恐惧,一切都没价值了!因为他的潜意识对一切已不再贪爱了,已灭一切的疑了!
......当彻底的看清万物是无常、苦、无我的,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为、不值得拥有,当能这样的灭尽一切的欲望贪求,就不再对事物有好奇,不再因感兴趣而波动了。甚至那极为危险的事件,被雷击中了,也不再受其影响,不会再有波动了,因为已不再有贪生怕死的感觉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动于色。或世上有什么新发明,如原子弹等,他也不再感兴趣、不再好奇了,因为对他来说一切都已没有意义了!他也不必去知道某种事物会带来些什么,因为他已无所求! 因此,在任何情形下,他的心都不会再波动了,他清净、寂静的心境是人们无法猜想得到的。
----摘自佛使尊者《阿罗汉的心理状态》一文

根据佛使尊者的文字描述,阿罗汉是无欲无求,心也不会再产生波动的。

而且,从实践上,我们也看到,阿罗汉没有欲望,视生命如无物(如:释迦摩尼佛涅槃前,舍利弗、大爱道比丘尼等大批阿罗汉集体自杀),没有情绪上的烦恼(没有爱恨喜怒忧悲恐惧等等),也的确符合人格解体的定义。

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证果了?因为大家无法真的舍得让“自我”死去。大家其实害怕证果,因为没有那个自我牺牲的勇气。

自我太狡猾了,会编织种种理由,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如“慈悲“就是很好的理由。自我甚至会暗示:“你修的有问题,赶紧停下。”看,我就上当了。

你真的想断烦恼吗?勇敢一点,把“自我“杀死好了。自我死了,自我上面附着的种种情绪上的烦恼自然没了,那可真的是彻底断根了。

ps2.

在《杂阿含经》中,记载了佛陀成道的故事。

那一夜,佛陀发下大愿:若不证道,誓不起身!

这次,他是真的彻底放下生死,豁出去了。

然后,在证道日子中,波旬的三个女儿爱欲、爱念和爱乐前来诱惑;波旬幻化种种恐怖形象威胁阻止;波旬告诉佛陀你这修得不对,应该回去继续修苦行;看误导不成,波旬又开始夸佛陀修得很好,都这么厉害了,你应该慈悲为怀,赶紧回去做国王,弘扬正法。

总之,各种借口理由,无非是一点:别修了!

波旬跟佛陀的精彩斗法过程,其实就是他自己当时的心路历程。

在这一寓言中,波旬代表了自我。爱欲、爱念和爱乐代表了欲望,欲望由自我而生,因此说她们是波旬的女儿。而佛陀证道,就代表他抵御住了美女、权力、名利的诱惑,克服了恐惧,否定了自我。

而佛陀在整个过程中做了什么呢?什么也没做,只是保持不动的觉知,对“自我”的各种建议,采取了否定态度。

所以,佛陀战胜自我的秘诀是什么呢?那就是:否定自我+持续的内观自审。跟人格解体的成因一样。

 

我们再举佛经看看:

相应部35相应89经/婆酰雅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那时,尊者婆酰雅去见世尊……(中略)。
在一旁坐好后,尊者婆酰雅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请世尊简要地教导我法,我听闻世尊的法后,能住于独处、隐退、不放逸、热心、自我努力,那就好了!」
「婆酰雅!你怎么想:眼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无常的,大德!」
「而凡为无常的,是苦的,或是乐的呢?」
「苦的,大德!」
「而凡为无常、苦、变易法,你适合认为:『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真我。』吗?」
「不,大德!」
「色是常的,或是无常的呢?」
「无常的,大德!」……(中略)
眼识……(中略)眼触……(中略)。
「凡以这意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是常的,或是无常的呢?」
「无常的,大德!」
「而凡为无常的,是苦的,或是乐的呢?」
「苦的,大德!」
「而凡为无常、苦、变易法,你适合认为:『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真我。』吗?」
「不,大德!」
婆酰雅!当这么看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在眼上厌,在色上厌,在眼识上厌,在眼触上厌,……(中略)在凡以这意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上厌;厌者离染,经由离贪而解脱,当解脱时,有『[这是]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那时,尊者婆酰雅欢喜、随喜世尊所说后,起座向世尊问讯,然后作右绕,接着离开。
那时,当尊者婆酰雅住于独处、隐退、不放逸、热心、自我努力时,不久,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以进入后住于那善男子之所以从在家而正确地出家,成为非家生活的那个无上梵行目标,他证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尊者婆酰雅成为众阿罗汉之一。

这个范式的经文非常多,都是佛陀亲自指导不同弟子的真实案例。可以看出佛法其实挺简洁的,几句话就讲完了。

那时交通不便,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很多人一生中,也只能见佛陀一面,根本不可能像后来那样,要学大量高深莫测的复杂理论。都是听完法,找个独处修,不久就证果了。

从上文可以看出,尊者婆酰雅证阿罗汉果离不开两点:

a.接受“无常是苦“的大前提,否认自我。

b.以这种态度,从不同角度,去持续的“看”,对各种因“触“而生起的“受“生厌离心。直至最后,“厌者离染,经由离贪而解脱。”

这跟我说的“自我否定+持续内观=人格解体”是一个道理。

ps3.

为什么现在好像没啥人证得阿罗汉了呢?

从佛教角度看:主要是“自我否定”力度不够,也就是出离心不够,对世间还有贪爱执着。因此总会找出理由往回走。

又是发菩提心,又是慈悲不舍、救度众生的,又是怀疑自己修得对不对,这其实正是自我玩弄的花样,参考佛陀证道日波旬的表现。

从历史角度看:主要是佛陀的涅槃,大部分人无法接受。认为阿罗汉不应该是这样的消极无为,应该更完美一些。当这种期待落空后,立马把阿罗汉打成自了汉,焦芽败种,另立一套修炼升级体系。

正位就是涅磐,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汲汲于追求涅磐,就会落入涅磐坑里面,取证于涅磐,入于涅磐就不能发大心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若见到无为,见到无为就是见到理体,真如理体叫做无为,你一下子就取证于涅磐的相,变成堕入涅磐坑中,不能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慧律法师

修修改改的结果就是高大全的佛法有教无证,无法实践,只能成为一种理想。甚至把成道的日子推向了死无对证的三大阿僧祇劫之后。

为什么呢?因为从原理上就行不通。

认同自我,烦恼必然无法断根。

否认自我,则烦恼灭尽,菩提心就无法升起。让阿罗汉回小向大的难度,不亚于让波旬皈依我佛。

不断烦恼而证菩提,那这个菩提就只能是个心灵鸡汤,或者阿Q精神,作用于一时罢了。

人呐,总是在修自认为正确的佛法,却无视这些“正确的佛法”现实中没有人证得过的事实。

是法不行?还是自己不敢完全的、彻底的、放下那个内心深处的自我,而在自欺欺人呢?

 

反过来说,大乘的兴起,其实也是对于佛法的一种改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表现。

阿罗汉无法适应社会竞争,想要传法,就要入世,入世就要参与各种勾心斗角的宗教斗争。阿罗汉与世无争,随缘而住,无意于权谋,又不是创始人,自然无法承担起佛法传播推广的事业,而只能作为圣人高高供起来。

 

ps4.

发现大家说“修错了“的,都是拿着某一家理论,或者某大师的说法、或自己的理解来论证的。我得指出一点:

某一家理论,某大师说法,如果在历史上没有指导人修出过阿罗汉、或者初地菩萨,说明这个理论本身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即使再高妙、逻辑严密合理,也是不能作为参考的。

按照依经不依论的标准,我们应该相信经典。如果再加上“实践是检验真理最好的标准”这一条,我们应该以阿罗汉检验过的案例为标准。

我举的都是经典记载的,佛陀他亲自指导修炼成阿罗汉的实证例子,都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应该说权威性最高。

另外,我是按照禅宗套路来修的,念起即觉、觉知即无,直至最后念念在觉,发现一切如幻不实,此我非我,唯有觉知如日中天,连在梦中也是醒着状态。

如果我把这种境界写得高大上一点,诗意化一点,唯美一点,那一定会被尊为得道大德,搞不好还在知乎上圈一大堆粉。

现在我指出其副作用时,大家却不肯接受了,这不是客观的做法。

 

当然,我也理解大家喜欢搞“世出世间圆融无碍“。脚踏出世与入世的门槛,进可攻,退可守,不负如来不负卿,就好像禅宗那样。

其实这个地方才最危险,正是待在了魔王波旬的地盘。想想佛陀证道日,也是在这个地方遭遇各种魔军的。

到了这里,你要么选择勇往直前,让波旬忧愁去吧,要么退回来,做个有觉悟的凡夫好了。

如果犹犹豫豫的,听从了波旬的诱导,自认为得道,世出世间圆融无碍了。那正好做波旬的眷属。

这是从宗教角度而言。

从世俗角度而言,大乘佛法又是进步的表现,不再强调断烦恼、而是转烦恼为菩提,防止了人格解体持续,会导致情绪进一步解体的副作用,满足了人人皆可修的精神需求,兼顾了世间与出世间的平衡,具备了普传的基础。

 

另外回答代表性的几点:

1.是不是枯定?

据我所知,枯定指无觉知的定。而我说过了,时时刻刻都是清醒的觉知着,甚至在梦里,经常连入梦过程都知道。

2.死水不藏龙。

如果这句话指枯定,那不对症,如果说指阿罗汉,那佛陀要跳出涅槃来反对了。个人而言,没有欲望,没有动力,觉得世界没意思,不值得追求,随缘过吧。这都是自动冒出来的想法,不是刻意压抑了的。

3.你证道了吗?

我可以说已经站在了门槛边。当时情绪已经开始在解体,时空感也在解体。感觉已经进入自动解体流程,一天一个变化。如果不加以阻止,迟早一切情绪都将不起。

“脑子好像慢了半拍”,现在想来,应该是时间感知能力降低了。

“走在虚空中”,属于空间感知能力下降了。

“觉得这个世界的我不是真的”,属于自我感知能力下降了。

“一切情绪冲动好像是别人的,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属于情感体验能力下降了。

如果继续下去,会不会成为植物人?会不会是枯禅?会不会堕入无为坑?为什么没有慈悲心升起?是不是修错了?于是,理智发挥作用了,又走了回来。

再往下走,波旬会不会也派三个女儿过来?会不会率军来打?还真不好说。

我认为,须陀洹不会退转,必然会涅槃是有道理的。此刻观念已经转变,“诸法无我、诸受是苦、涅槃最乐”的价值观已经变成了潜意识,对他们来说,离欲毫不费力,如顺水行舟,只要没有杂事牵绊,就会一路涅槃下去。反而要发起个欲望变回凡人,会非常的难。

另外,阿罗汉也肯定是能自证自知的。因为他能时时知道“这不是我的真我”,也完全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

 

ps5.

今天找了一个情绪消失后的描述,明白为什么会感觉“脑子慢了半拍”了。

20世纪90年代,达马西欧发现,当眼窝前额皮层某些部位受到损伤时,病人会丧失大部分情绪功能。这些人没有办法产生正常人在面对可怕的景象或美丽的风景时,会有的正常的生理反应。
但他们的分析推理和逻辑思考能力并未受到影响,而智力测验和对社会规则以及道德规范的知识的测试也都表现正常。

现在,这些人已经不受情绪的干扰,那么他们会否变得非常讲求逻辑,能穿透那个时常蒙蔽了你的双眼的情绪迷雾,成为真正的理性人?
情况完全相反,他们发现自己甚至无法做出最简单的决定。整个生活都分崩离析了。当他们看着外在世界时,他们会想,“我现在该做什么?”
摆在他们眼前的有几十种选择,但他们内心没有喜恶。每一项选择他们都要用理性去一一分析,但是因为他们内心没有任何感觉,所以他们找不到做出选择的理由。只是不断的思考,思考....
--引用自作者:萧达链接:

的确,如果内心没有喜恶的话,很难立刻做出决定,而是要经过思考。哪怕是一个好笑的笑话,别人都在笑,自己却还要“思考一下”其中的笑点,笑起来感觉自己就像演戏,大笑大哭更是完全无法做到的行为。

这样也好解释为何佛、阿罗汉都是随缘的,而且必须得托钵为生了,因为他们没有喜恶,没有个人欲求目标,也就无法自己做出决定。随缘,相当于由他人帮助做决定。没有外缘的话,连活下去的理由都没有,就只能涅槃了。

 

ps6.

《阿含经故事选》庄春江编著安般念的教说因缘
有一次,佛陀来到跋祇国的毗舍离城,住在跋耆族村落附近,一条名叫跋求摩河河边的萨罗梨林中。
那时,佛陀教导比丘们不净观,鼓励比丘们修不净观,说修不净观能有大成就、大福利。教导了这个法门后,佛陀就作了半个月的闭关禅修,除了一位照顾饮食的护关者外,佛陀不希望有任何其他人到他的住处去,而大家也都遵照佛陀的意思,在这期间没有人去打扰。
比丘们在这段期间,勤修不净观,以致许多比丘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厌恶,结果有拿刀自杀的,有服毒自杀的,有上吊、跳崖自杀的,也有请求其他比丘为自己结束性命的。
有一位厌恶自己身体的比丘,找了一位名叫鹿林的外道,以自己随身衣物赠送为交换条件,要求鹿林外道杀他。
鹿林外道杀了这位比丘后,到跋求摩河河边洗刀,边洗边想:「我就贪图这点小利而杀人?」不禁有了悔意。
这时,空中正好有位魔界天众,知道了鹿林外道的想法,反而鼓励他说:「善哉!善哉!大贤人!你这么做,可以得到无量的功德,因为你帮助了一个持戒有德的释迦弟子,使他未解脱涅盘而得解脱涅盘,而且,你还可以得到他的随身衣物呢。」
鹿林外道听了这样的赞叹与鼓励,真以为他这么做,有大功德可得,于是,他就带着刀子,到比丘们住的房舍、经行处、禅房等处,主动出击,见了比丘就问,哪里有未得解脱涅盘的持戒有德比丘,需要他服务的。
这时,一些厌恶自己身体的比丘,纷纷出来,要求鹿林外道杀他们。结果,半个月内一共死了六十位比丘。
半个月过去了,佛陀结束他的闭关禅修,出来主持每月十五日的布萨说戒。布萨会中,佛陀发现与会的比丘减少了很多,就询问尊者阿难。
尊者阿难就将事情的原委,向佛陀报告,并请求佛陀再教导不净观以外的修法。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六十比丘,因为修不净观而导致了抑郁,以至最终难以忍受痛苦而寻求自杀。

在佛陀涅槃前,则有更多知名比丘如大爱道,舍利弗、目犍连等阿罗汉集体入灭。如果是放在现代社会,可能就要被联合国人道组织谴责了。

尔时。五百比丘尼。差摩比丘尼最为上首。而白佛言。我等诸人闻如来不久当取灭度。我等不忍见世尊及阿难先取灭度。唯愿世尊听我等先取灭度。我等今取涅槃。正是其宜。尔时。世尊默然可之。--《大爱道般涅槃品》

在大爱道的500僧众集体入灭后,目犍连率八万阿罗汉、舍利弗率七万七千阿罗汉,也随之集体入灭。大家自己脑补下十多万人尸横遍野的场景。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七.九十事第三十三》:舍利弗与目连以不忍见佛涅盘,便先行涅盘,以其先涅盘,而有七万阿罗汉亦同时涅盘。四辈弟子莫不慌乱。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八》:作是念已尊者弟子有八万阿罗汉。同时皆悉入般涅盘。......。尊者遂于晡时入般涅盘。所有弟子七万七千阿罗汉同时皆悉入于涅盘。

那为什么佛陀会传这种会导致抑郁、厌世的法门呢?

因为对于抑郁症来说,很多都会伴随着人格解体,这应该是佛陀的亲身体验,也是最有把握的。所以,首传的不净观。

后来因为修“不净观“,导致太多人自杀,副作用大,就改为温和一点的观呼吸了。不净观和观呼吸,至今被称为佛教的“二甘露法门“。实际上现在少有人修不净观了。

另外,睡眠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导致人格解体。所以,佛教的“夜不倒单“,其实也是一种产生人格解体的方法。

 

下面是一个关于人格解体的心理测试,括号中是自己的回答的。

原作:Overcoming 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
译者:Cain
1.你是否感觉内心空洞?(是的,感受到非常的空旷、寂静)
2.你是否感觉失去了自我?(是的,自我和外境被同等观察,自我跟外境的边界模糊了,“自他不二“)
3.你是否感觉自己像个旁观者,正站在自身之外远远看着自己?(是的,分离为观察者和体验者,“此我非我“)
4.你是否感觉自己像个机器人?(是的,“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感觉自我就像个傀儡)
5.你是否麻木,无法感觉到情感,即使你知道本应该有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是的,在人格解体现象产生后,情绪解体会随之开始,情感逐步开始丧失)
6.你是否会将自己的生活形容为“行尸走肉”?(是的,的确因为情绪的丧失,而失去了灵气,比如说很多习惯性的小动作会消失。南怀瑾:修行必须把自己弄成一个活死人,不达到这个程度不算上路。宣化:要想人不死,先做活死人)
7.周围的环境对你而言是否显得陌生,似乎与其他人感知到的世界不一样?(是的,感觉非常的新鲜,仿如初见。)
8.你是否感觉身体与灵魂相隔离?(是的,身体的一切感受,无法掀起情绪上波浪,自己只是个观察者。)
9.你周围的一切是否显得朦胧而虚幻?(是的,一切外境在高度清醒觉知的照耀下,变得虚幻,如灯下影)
10.你是否感觉环境如此离奇、超现实,以致于似乎活在梦境中?(是的。没有离奇感,但有一种超脱现实之感,感觉自我活在梦中,有一种“人生如梦“之感)
11.你是否感觉自己像个正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台词烂熟于心,却毫无共鸣?(是的,感觉人生如戏,自己在表演一样。)
12.你是否常常花费大量时间思考哲学或宗教问题(例如: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是否真实,究竟是谁在说话,以及时间与空间的本质是什么等)?(是的,对佛法特别着迷)
13.你是否感觉思维与身体分离?(是的,在另一个全知的角度,观察着这个世界的自我以及一切。)
14.你是否过于关注自己的躯体感觉、或强迫自省,又或者二者皆有?(是的,时时在观照着自己的感受、情绪、念头)
15.你是否担心失去对自己的行为的控制?(不是的,完全不担心)
16.你是否对噪音过度敏感?(不是的,完全不敏感)
17.周围的物件看起来是否与过去不同?(不是的)
18.你是否感觉似乎有一道内在的声音,分明是你本人的声音,却同时与你交流,或打断你的其它思维?(是的,有这种现象,当内心欲望升起时,佛法的无我观也会升起,最终往往是后者战胜了前者,欲望的执行被放下。)
19.你是否感觉与他人或事物相隔离?(是的,有一种隔着玻璃看人的感觉)
20.你是否感觉自己长时间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不是的)

如果你的情况符合以上问题的一半,很可能你患有人格解体症。(共有16项符合)

对于抑郁者患者来说,很多都伴随了人格解体。
在抑郁症治疗到后期,有些患者是人格解体症状消除了,但情绪症状还在,即,已经回到了真实的现实世界,但是仍然有着悲观、厌世、伤痛、焦虑、冲突、仇恨、愧疚等各种复杂的情绪绞合在一起。
有些患者可能是情绪症状已经消除了,但是还有人格解体症状,即,情绪已经趋于平和、安宁,然而灵魂还没有切换到真实的现实世界中,仍然活在想象的虚无世界中。
引自:人格解体的前世今生

 

ps7:

最近好几位问怎么修到这种状态的?也有的觉得是修法修偏了,因此,这里详细说明一下修法过程。

第一步:提起觉知

怎么才能提起来呢?

先提气,猛喝一声,或者急呼一口气,然后突然顿住,就会进入一种觉知朗然自照的状态,有没有发现此刻,一切念头都能看的清清楚楚了?就是这种震惊无念的状态。

如果你想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状态,就朝别人大喝,人只要受到惊吓,都会进入这种警觉,全然了知的状态。不过我喝了好几个人,好像也很难契机,看来不是人人都有效的。估计内向的人,好领会一点。

禅宗棒喝不过如此,大家不要想得那么高妙神秘。所谓见性,就是第一次体会到原来“有个不动的觉知、自性、本心,在常照着一切”。

当然,南传佛教中是不认为这个是自性的,认为这是后念看前念。不过我们不必在乎理论的解释差异,关键是后面的境界、效果都一样。

刚开始,找不到也不要紧,多吼几次,都能达到。再找不到,不会喝酒的,去喝一杯酒,微醺。如果你是内向型的人,也许会因为担心醉酒出丑,自动会进入这种警觉、清明状态。

禅宗大师的一切让人目瞪口呆的呵佛骂祖、斩猫屠蛇等出格行为,也是为了让弟子达到这个目标----让你惊愕,于惊愕中体验到这种无念唯觉的状态。

理论依据: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圆觉经》

坦然离妄心,无纵亦无擒,离散见本觉,呼呸并斥心。续呼也吗火,无余唯愕惊。愕亦无挂碍,离言趋明通。《椎击三要诀》

念起即觉、念起不随,提起觉知,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第二步:保持觉知

怎么保持呢?

找到这种觉知朗照,唯觉无念的状态后,开始保持觉知,所谓保持,就是在发起觉知后,努力延长、安住于这种体验。

刚开始时,喝一声(可以默默的在内心中大喝、或快速呼气),也许保持不到一秒钟,就被念头转走了。后面只要没事就多练,一想起就练,再加上专修,时间就慢慢的延长了,没有别的诀窍,贵在坚持。

第三步:觉知自发

经过长久练习,养成习惯后,觉知就可以自动发起了,不用再刻意去提起,也会随时进入全知全觉状态。行住坐卧都会感觉觉知常在。慢慢的,世界越来越虚幻,而觉知越来越清晰。真是念念在觉啊。

如果加上经常性熬夜,缺睡眠,效果会更好。(前面说过,夜不倒单导致的睡眠不足,也会促使人格解体。)

这个时候,不需要太多努力,只要闲着就会自动进入这种境界,也就是我说的人格解体状态。

南传虽然不立自性一说,但具体现象应该是一样的。

第四步:烦恼渐断

1.各种情绪感知力下降。这时,修行有了效果,恐惧、害怕、兴奋、担忧、哀伤、愤怒等这些情绪就好像是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一样,完全不会牵动心,一切不受,也就是三昧正受了。

2.一些细微的情绪反应开始消失,也就是情绪解体的过程。之前,可能是有喜怒哀乐,但是不入心,好像是别人的一样。

久而久之,这些情绪反应长期得不到反馈,便开始消极怠工,变得越来越淡薄,一些不重要的情绪反应甚至干脆不再出现。

(这也是内观可以消除抑郁、焦虑情绪的原因,在情绪出现时,不理会它,它自然会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同时,各种欲望也无法被激发出来,真是要进入无欲无求了。

到了这一步,自己基本上可以预知,那些“愁悲苦忧恼”等等烦恼是迟早要消失的。

经论依据:

1.什么叫三昧?三昧即是正受,一切不受就是正受。如能见境不惑,喜怒不受,就是已得正定,所以说三昧又叫正定。《王骧陆居士全集》

2.一切不受,是名正受。《大智度论》

3.受灭故渴爱灭,渴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愁悲苦忧恼灭。《相应部》

 

好了,这就是我曾经的修行步骤,如果大家谁想参考去修,肯定是能够达到我说的境界的。

好处(深层的宁静感、安全感)、副作用(自我解体、情绪解体)我也都说过了,大家自己取舍吧。

 

ps8:

有人在评论中问细节,昨天回复了,贴在这里供参考:

1.念起即觉 觉之即无 当觉察到念头初萌的瞬间 念头便消失了 然后就安住在“什么也没有”里 可我们平常工作 生活 学习 总要起念头的 不可能一直在一念不生 了了分明的状态 我们平常该怎么把握这个度呢?

答:“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是刚开始的状态,只管一路觉知下去,觉知力就会越来越强。到了后面,不仅是一念不生的时候了了分明,念来念去时也是了了分明的。觉知和念头仿佛分开了,觉知常照,而念头自来自去。

这就好像我们学车一样,刚开始时,需要全神贯注,心无杂念才能开好车,后来习惯了,就可以边开车边聊天了。

2.刚开始觉察的时候 如果稍微不注意觉察 会不自觉的就跟着念头跑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怎么样最快的提升觉察力 答主当时具体是怎么做的? 以达到 念起即觉 觉之即无

答:主要是没事就练,就提,时时刻刻把这事放在心上,这其实是个习惯的养成问题。

可以弄个计数器,每天练习“主动提起觉知”多少次,设置个日常定课。坐上坐下,一有空余时间就练,每天要完成。提起觉知后,就努力保持,直到被妄念带走,则计数一次,每天坚持把功课做满。

这种方法可以坐上坐下,不拘空间的练习。除了脑力活不好练习之外,还可以在吃喝拉撒、体力活、运动、走路的时候,观身体运行来练觉知。

3. 如何增强“无我” 的身份认同 真正的深入潜意识达到 真我 与思维 彻底的分离 不再去认同念头 只是去观察它 就想答主那样 深入潜意识的分离 答主当时具体是怎么做的?

答:这个是自然出现的。只要返观自照的习惯养成后,刻意的觉知会变成自动的觉知,成为无意识动作的一部分,无须刻意也会自然常觉。

当这种状态出现时,观察世界的角度就变了,以前都是看外境,看不到自己的身心,现在是同时观察着自我的身体、情绪和外境。

自然会有“一切皆如幻不实”“人生如戏”、“自我只是由一堆无常的念头、情绪和肉体聚集起来的”等认知出现。

这种认知,不是靠读经、靠想象来达成的,而是当下的“如实知见”,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因此,这种“无我”的认同,本来也是潜意识自己作出的。

 

ps9:

2019-2-6

新年好!谢谢大家关注,最近也有很多知友私信跟我谈及类似的体验,有的甚至出现了更严重的人格解体现象,而很难恢复。因此,目前的建议是:谨慎尝试任何形式的禅修。

大家的讨论,也启发了我进一步的从科学角度去思考。

我们知道佛法的目标是灭苦,灭苦的最高成就为阿罗汉。阿罗汉断十结使,包括:贪嗔痴慢疑、色爱、无色爱、掉举、疑、无明。

大家仔细分析这十项,就会发现:阿罗汉没有情绪波动(喜怒哀惧等),也没有欲望。可以理解为:佛教把欲望视为苦因,把情绪视为苦果。佛使比丘的《阿罗汉的心理状态》一文进一步阐明了这点。

那么,现代科学是怎么研究情绪的呢?

下面的科普知识引用于百度百科词条“情绪(心理学名词)“,感谢科普中国提供的资讯。

1.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

----这基本上不出阿罗汉所要灭除的烦恼范围。阿罗汉以寂灭为乐,是不会存在有这些世间情绪的。

 

2.研究者已逐步达成共识,认为情绪的研究离不开动机,而动机的研究也离不开情绪(Frijda, 1988; Lazarus, 1991)。情绪产生动机。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佛陀的描述:欲望来源于无明的冲动,欲望则支配身口意造业。

 

3.阿诺德的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Arnold,1960)。

----佛法的描述:触受,在无明烦恼的驱动下,产生爱取行为。

 

4.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

----佛法显然不会承认这一点,而是认为心可以经由训练,摆脱一切物质的干扰。比如说无色定,就完全可以脱离物质干扰。阿罗汉更不会因为打了一针肾上腺素就出现恐惧心理,这里开始,佛法与科学出现了分歧。

 

5.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人类的确存在少数几种核心情绪,包括喜、怒、哀、惧。情绪状态,按照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划分可将情绪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参考苦蕴定义,“缘渴爱生取,缘取生有,缘有生生,缘生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再次证明了佛法所说的苦,的确指人类的情绪。

 

6.『坎农-巴德学说』 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该理论认为,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和机体的其他部位,到达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而到达内脏和骨骼肌肉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因此,身体变化与情绪体验同时发生。

----情绪的发生,具有物质基础,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管理。丘脑在对外部刺激进行加工后,产生了情绪和身体反应。

6.感受具有先天遗传的个人倾向,影响及情绪、嗜好、美感、欲望、动机等。参与感受活动的结构众多,有大脑边缘叶的扣带回、海马结构、梨状叶和隔区等,有丘脑前核、背内侧核等,有下丘脑的众多核群以及杏仁核等。下丘脑除了具有样本分析产出功能,还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当大脑分析产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样本后,通过大脑边缘叶的传出纤维发放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析产出感受样本,通过乳头丘脑束发送到丘脑前核,激活丘脑前核合成丘觉,再通过丘脑间的纤维联系发放到背内侧核,产生感受,产生对人和事物的喜好、嗜好、偏爱、欲望、美感、动机以及愉悦和恐惧、兴奋与沮丧等。
感受是动力之源。感受是人的力量来源,人的一切行为活动或者是外来压力的驱动,都是受个人感受的驱动。感受主要由遗传决定,就决定了每个人的嗜好、偏爱都是不一样的。

----情绪发生系统,在大脑中有明确的管理中枢,是遗传而来。情绪发生具有详细的物理过程,是众多脑神经系统协同的产物。

7.神经解剖学家发现,哺乳动物大脑中有三个独立的神经回路,分别控制三种情绪反应
产生积极行为的系统:产生快乐情绪,使动物乐于探索周围的世界。
产生战斗或逃跑反应的系统:产生恐惧或愤怒,使动物判断迎战或逃跑。
产生消极行为的系统:产生焦虑,使动物行为僵硬、消极。

有十分充足的证据证明,愤怒、恐惧、悲伤、厌恶四种情绪各自有独特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这是因为这四种情绪能激发出特定的行为,并且这些本能行为和生存息息相关(如愤怒使人心跳加快、体温上升,可以提高战斗力)。
研究也发现,八种基本情绪和神经递质水平也有关系。例如愤怒是低血清素、高多巴胺、高去甲肾上腺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羞愧的时候这三种神经递质水平都比较低。兴奋、感兴趣的时候,这三种神经递质水平都提高。
当左边的前额叶皮层受刺激活跃时,人会产生正面情绪。在实验中,美好的画面会让这一区域更活跃,反之亦然。即人为刺激实验者的左边前额叶皮层时,中性甚至负面的画面也看起来更美好。一些学者曾猜想过,愤怒作为负面情绪会让右侧前额叶皮层更活跃。然而事实证明,愤怒会激活人的左前额叶皮层,即带给人更多积极感受。

-----各类情绪现象与大脑神经回路、激素分泌息息相关,人的一切情绪、乃至心理现象都是物质大脑的产物。改变了大脑回路、相关的激素分泌,或刺激左边前额叶皮层,就能改变人的认知和情绪状态。

 

8.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动物的大脑不断精细化,情绪也不断地分化,哺乳类动物的情绪是动物情绪发展的最高峰。人类个体的情绪发展则是基因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个体一方面通过遗传作用获得基本情绪,另一方面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作用产生更为复杂的情绪。无论动物还是人类个体的情绪发展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更好地适应环境。
人类的遗传性状都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情绪性具有40%-60%的可遗传性。
Plutchik认为心理和情绪的发展也适合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种族的发展过程来看,情绪不是偶然的或被动的心理副产物,情绪是进化的产物,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Izard认为情绪感受是情绪和意识的主要心理成分,源于进化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情绪在意识进化中起着主要作用,影响个体更高意识水平的出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贯穿终生意识的内容和焦点。基本情绪帮助组织和激发行为,能够帮助人们应对各种对生存和幸福的威胁。情绪的发生和发展从宏观上来讲源自于种系的进化,从微观来讲源自于基因的遗传和变异。
人类所拥有的这些初级情绪与动物的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它们都来源于种系的进化过程。情绪基因的研究虽然尚不成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揭示情绪的产生及转变在分子水平上作用机制,这些基因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来调控情绪。也许基于基因及等位基因的多样性,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情绪的多样性。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建立在生物进化之上,经过自然的选择大量适应环境的基因被保留下来,这些基因又通过遗传与变异在种系中积累和传播。有了基因的进化就会有器官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就会有功能的优化。而无论器官多么的复杂,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以上摘自《从进化的角度看情绪的发生与发展_燕小辉》

-----人的基本情绪取决于基因遗传,复杂情绪取决于环境影响。比起所谓的前世习气的传递,显然更具备可证伪性。

而且,如果我们能够证实人的情绪反应完全取决于基因遗传和环境影响,就相当于证伪了“人是有前世的,前生的烦恼习气可以传递到后世”这样一个佛教基本命题。

比如说,已查明MKP-1的基因,可以导致抑郁症。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决定新生儿会不会具备抑郁特性。随着更多情绪基因的发现,我们甚至可以个性化定制后代的性格特征。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完整控制生殖细胞的无性结合时间,发育过程,提前预知后代的性格特征。那么前世神识前来入胎之说,还有存在的位置吗?

再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情绪是生物为了传播自己,而适应复杂环境的产物,是受底层基因控制的。每一种负面的情绪,都对于人的生存有着独特的价值。因此,我们不应该视这些负面情绪为苦,而要看到其正面的价值。相关讨论可以搜索知乎上“情绪 进化”的话题,很多知友提供了更好的答案。

愤怒、恐惧、悲伤等烦恼固然让人不舒服,却是丛林竞争法则中必备的心理素质。恐惧让人逃避危险、愤怒激发斗志应敌,悲伤促使人反思,这一切无不与生命的主题“生存与繁衍”息息相关的。

这里,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世界到底是不是唯物的?意识是否纯粹依赖于大脑而产生?

从科学角度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世界是唯物的,人死如灯灭,那么修行就只是个头脑的游戏,情绪是物质大脑运作的产物,各种禅定境界,取决于脑回路和体内多巴胺、内啡肽等快乐激素的分泌量。断烦恼就是弱化、甚至关闭自己中枢神经系统的下丘脑功能,那么修行还有意义吗?如果关闭自己的情绪发生功能,就能断烦恼,去医院做手术,岂不是来的更快?

当然,高僧大德们也不是没有机会反驳这种荒谬的“断灭论“,可以在质疑者面前展示神通啊,这样就彻底证明了“世界不是唯物的”。

问题是,佛教的神通永远只在弟子口中,或深山老林中,或“不屑于显“、或“不值得追求“,到底是有,还是根本没有呢,反正都是自说自话,也只有鬼知道了。

 

ps10.

2019-2-8更新

1.

最近收到了一位大德的严厉批评,认为把圣境说成是一种痛苦的精神疾病,简直是“鲜廉寡耻,狂妄自大“。其实大家只要仔细阅读全文,就会发现:

我认为自己处于“人格解体”状态,是按照心理测试题判断得出的,并非主观臆断。至于是否人格解体必然会痛苦,题目没提及。因此,我认为人格解体不一定痛苦,相反,还是很多宗教追求的境界。

能走到心理医生面前去求医的,或因为突发事件、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诱发的人格解体,肯定是痛苦的。所以,心理医生认为人格解体一定会痛苦,也有一些道理。但对于一心向往这种境界的,已经做好了“抛弃世间”心理准备、并建立了另一套苦乐判定标准的人来说,求仁得仁,有何苦可言?高兴还来不及呢!

圣人视众生为颠倒病人,都中了贪嗔痴三毒,无明妄想分别执着,众生不会因此而指责圣人“狂妄自大、鲜廉寡耻”。那众生视圣境为病又有何不可的?大家都彼此彼此而已。

圣人以“有受皆苦”,众生以“无受为苦“,互相不能适应对方的境界,痛苦也是正常的嘛。

这位大德提到那种念念在觉的状态,其实是识无边处定,四空定无须以四禅为基础,这个说法倒是给了我一点启发。

2.

兜兜转转佛门十年,发现大家都不敢交流某些神秘体验,怕妄语,怕未得谓得,影响证道,也不敢确认自己到底修得对不对。心有迷惑时,去问权威吧,十个有十种说法,每个都自称掌握了最终解释权。到底谁才正确,谁也说不清。

我现在算是出坑,说点上人法,弄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因此可以放肆一点。但也可以肯定,必然会引来反对的声音。毕竟现在佛教圈就这样,山头林立,彼此互相不服,都在争夺终极真理解释权,却又不能以神通来自证其唯一正确性。这就犹如盲人摸象了,既然你们摸得,我为何就摸不得?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高推圣境,弄得好像谁都做不到一样,也不敢随便下结论。修行的成果,就好像驴子面前的胡萝卜,看得见吃不着。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这种困惑中挣扎,要么迷信经典,要么听从权威,就是不敢独立思考,生怕出错。却从不敢想可能经典错了,权威错了。

世界上有N个权威,都默认自己掌握了唯一真理,而真理却永远只有一个。这不正好证明了N-1位权威都是错的嘛!不用盲目崇拜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何况每年还有那么多的假权威人设崩塌呢。

抛弃一切先入为主的思想,从生活中去听去看,去感悟。从自己实际经历中得出结论,比什么经典、权威都强。哪怕是错的,与佛法相违背的,那也是你的人生体验。为何就不可以是佛陀错了,而你才是对的呢?佛陀也只是诸多权威中的一个而已。

3.

下面这部分,主要描述一种观照状态下的神秘体验:一切突然进入寂止状态。

这种境界的出现,主要在于身体放松、毫无预期、头脑高度清醒、持续观照。而且不可控,本人只体验到不高于十次,别人会不会更多就不清楚了。

躺着,放松,高度清醒的观照,念头逐渐消失,进入空白状态,又不像是睡着,因为有扰动时会立刻知道,可以证明这一点(就好像电脑待机状态)。

这时开始出现无内容的意识流,形成一个漩涡,越旋越快越明显,越旋越趋向一个中心点,然后如弦断般,突然停止,一切进入完全的寂止状态,意识流中断了。

有时候也不一定是旋涡,而是感觉朝一个方向发射出去,速度越来越快,然后突然停止了。

有时候,也并不会完全中断,而是进入一种若断未断,只有细若游丝般念头犹存的状态。

稍顷,犹如下雨般,脑海中的念头再次断断续续出现、越来越密,最终汇聚形成密集的念头流,此刻,大脑又有了意识,并开始回顾刚才的事。

由于当时修禅宗,因此,立刻确认了这点:一切唯心造,世界就是由念头构成的,自性不灭。

甚至现在,虽然我崇唯物,但当我回忆起这些体验给我带来的经验时,依然会怀疑: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个幻象?

后来,又发明了主动进入法:在清明梦中自杀。

逐步清明入梦,知道自己在梦境中后,选择在高处,头朝下跳。大爆炸发生了,头脑放电感,然后突然一切意识流中断,大概也只有“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才能形容吧。这同样有一定几率,之后会出现念头,念头组成画面,梦境再次出现。

这时,可以清晰的看到梦里的一切都是由一系列快速生灭的微粒组成(我把这当做显示器帧率降低了,有点闪屏)。生灭越来越快,直到最后再看不出他们是生灭的。(显示屏帧率提高了)

以上是个人体验,下面看宗教解释:

同样的,倘若内观的力量不足,无法证得道智并体验涅盘,内观便会一再地被拉回,也就是观照之间会有空隙。但是,当观智够成熟,五根平衡时,禅修者将见到身心现象的生灭逐渐加快而所缘也愈来愈清晰,如此持续约三、四次,然后,紧接在观照六感官门里任一显著所缘(触、知、听、见、嗅、尝)之后,禅修者体验涅盘─所观的所缘和能观的心同时止息─因而证得道智和果智。
到达这状态的人清楚地体验到,他们的觉察在证悟之前速度加快;此外,所缘如何在最后一个观照之后被切断,心又如何以涅盘─所有缘生现象的止息─为所缘,也会极为清楚。
以下,是禅修者们对该经验的描述:
所缘和观照心二者突然中断、停止。
所缘和观照心被切断,像藤蔓被砍断。
我看到所缘和观照心落下,像卸下一个重担。
所缘和观照心像是坠落下来,彷佛我捉不住它们一般。
我挣脱所缘和观照心,好像突然从*的*脱逃了出来。
所缘和观照心骤然消逝,就像爉烛的光被熄灭。
我从所缘和观照心逃脱,像是突然从黑暗进到光明。
我离开了所缘和观照心,彷佛从一团混乱突然进入清净空间。
我发现所缘和观照心沉没了,彷佛它们沉入水中。
所缘和观照心戞然而止,像挡住道路并把跑过来的人推了回去。
缘起的身心现象的止息,这经验并没有维持很久,其实就如观照一次般的那么短暂。之后,对此事件的省察将会生起,如:「我刚刚体验到的所缘和观照心二者的止息,必定是很特殊的体验,或者说,就是道果涅盘。」拥有佛典知识的人可能会如此省察:「缘起的身心现象的止息,即是涅盘。当体证到这止息之时,我所体悟的,就是道智和果智。我已体悟涅盘,证得第一阶的道、果。」
马哈希--《内观禅修:基础和进阶练习》之 涅槃

我觉得马哈希的这段话是对于我所体验的最佳描述了。比起任何禅宗的大地平沉、虚空粉碎的模糊而玄化描述,都更为详细,我们再看看北传的:

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楞严经》

闻所闻尽。尽闻不住:由耳根开始,进入觉而不住的状态。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进入到一种大脑空白,觉知不失的状态。

空所空灭:进入到空白状态也开始消失的过程。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进入到一切现象消失的状态。

到了这个地步,就象大爆炸,“轰隆”一声,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人、我、世界,统统消陨无余。-----元音老人

禅宗还有类似“前后际断“、“能所双亡“、“打失身心“,“打破镜来与汝相见”等等描述,其实这些,都是在指一种境界:大脑突然断电重启了呗。(笑)

 

我们再回顾之前的修行过程:

当修开放式禅定、观照时,需要刻意提其觉知,保持觉知,其实是把觉知安放在了无边的虚空上,与虚空合一,才能在物质世界中找到一种觉知稳固的感觉。这是空无边处定。

后来,觉知开始连续,觉知自发而生,不觉而觉了,与虚空合一的感觉也就淡化了。这是识无边处定。

在安静的觉知状态中,没有别的杂念,只有一种没有内容的念头,感觉不到能所对立。仿佛睡着一般,其实依然处于觉知之中。这是无所有处定。

突然出现一道念头流,然后或旋转、或发射,进入到一种细若游丝的念头状态。这是非想非非想处定。

一切完全寂止,倒跟马哈希尊者描述的涅槃体验完全一致。那大概就是灭尽定了。

于是,我把由四空定,到入灭尽定的过程完全串起来了。至于对不对,大家自行判断。

4.

胡扯了一大堆,如果对大家寻找修行上的路标或避开陷阱有好处,对大家反思修行的必要性,也不枉打字这么多了。

而我不再追求,只是因为我的可证伪性原则,无法说服自己相信轮回罢了。两千多年来,诸多有志之士前赴后继,都无法证明这个命题,那大概以后也不可能被证明了。

而科学也越来越表明这个世界是唯物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不存在超自然的神通力。在这种推理下,必然得不出继续修行的必要性。

然而,人们看世界的角度总是多样性的,我的逻辑不一定适用其他人,总有人以其它形式,宣称找到了轮回的证据。或者干脆对这个命题不屑一顾,毕竟信仰嘛,本来是不需要理性的。

对于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方式,也应该有自己的角度。我这其实也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吧。

ps11.

2019.2.14 更新,翻译了一篇人格解体与十六观智关系的帖子:

原贴:Enlightenment, DP/DR, and Falling Into the Pit of the Void ~

关于DP/DR(人格解体/现实感消失)及其可能与精神和/或宗教的关系,有许多错误及混淆的信息。有许多新理论被创造出来,认可并实践:心理学/认知学,社会/道德,和精神/宗教。它们中的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在其描述的状态中,都或多或少的包含了DP/DR经历。

这篇文章完全客观地看待了这些过程,及其中的DP/DR状态。我做了很多关于DP/DR的研究,希望能从自己的人格解体状态中找到解脱。我不鼓励、或打算以任何一种理论或哲学调整自己,但我找到了一些安慰,并以一种更有趣的态度面对现实。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其内在主题,这种内在联系的发现,很可能是最终让我恢复的原因。

为了举例说明,我选择将人格解体与佛教中的证悟历程进行对比。

修定阶段--在佛教称为禅那(Jhana)--大致翻译为:

是一种状态,你全然安住于当下的“状态”——完全专注于当前的学习/训练/工作或练习,感知经验(但不带任何评判性情绪),专注,接受(与之对应的是排斥),禅(Jhana)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可以作为自我反省的工具。

不同的禅那状态可以在任何阶段、任何时间轻松进入或快速“触发”。禅那是暂时的、不固定的——包含着时空的扭曲,时间惯性的中断,这意味着可以在同一段时间体验到不止一个禅那,不同人之间也可以彼此分享相同的体验,即使触发它们的条件完全不同。

某种特定的禅那,在何时何处如何被体验到,取决于我们的觉知集中在何处:内在还是外在的环境。禅那强度很大程度取决于目前所学课程的难易及熟练水平。

修慧阶段--在佛教中称为观智(nana)--大致翻译为:

某种知识,洞察力,信念和智慧。观智是精神转变(或认知发展)的标志或转折点。一旦一个阶段(观智)完成,它就成为具体的知识,你就不会倒退到更早(或更低)的阶段。

想想看:你“知道”如何骑自行车、系鞋带、背诵字母表——就不再需要集中精力或练习了——你只要去做就行。有大约16个观智阶段——1到4较低的观智和被认为是自我“觉醒”的阶段,是自我意识的过程,是由意识到灵性的过程,是我们觉醒过来后,了解自己身份的一个过程。而更高层次的观智,从5到15,被认为是精神觉醒的阶段——这些阶段的练习者在哲学观点或精神信仰中,维护着一套定义明确的、有效的、起作用的理论,并认为这是精神“觉悟”的过程。

长时间的,有时是困难的,甚至完全令人沮丧的觉悟过程,结束于第十五观智,在那里进入“涅槃”。十六观智是“觉悟”的过程;觉悟则是一种状态的体现,是一种永恒的存在状态,而不是一个发展过程。

我要做一个大胆的声明……DP/DR不是精神上的觉悟!它甚至没有被定义为觉悟的一个阶段(观智)。

根据佛教的许多教派,最初DP/DR状态(禅那)的经验很短(几分钟到几天/几周),有时转瞬即逝;接着它们开始出现在第二观智(缘摄受智),然而,这仍然是暂时的。在第二阶段之后,当你已经具体化了“因果”这一课,并且学会了对你的“自我”所创造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承担个人责任时,第三个观智就会带着三个特征来挑战这一课:无常、痛苦和无我(非常的DP/DR,不是吗?)

第三个观智的特点是解构和去习性反应(De-condition)。DP/DR过程很长(几周、几个月、几年),似乎是一种永久性的状态,因为这些是慢性的,不是短暂的。在第三观智中,DP/DR 也是极度黑暗、神秘和孤独的——但更糟糕的是,它似乎没有尽头!但是,依我之见,这就是功课——学会对你以前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放手”。

到目前为止,你对宇宙的所有“了解”都是你的感官输入,而且是截然对立的(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黑的/白的,男的/女的)。由于人格解体,打乱了你的感官输入(情绪、感觉、自我意识等等),你*去了解宇宙本身(例如:你“知道”苹果是甜的和多汁的吗?不…这只是你倾向于假设它如此)。

人格解体状态中,没有什么是“个人的”,所以你*学习如何“知道”一件事,而不需要解释、判断、标注、识别或拆解它;你看只是看,摸只是摸,尝只是尝,闻只是闻,听只是听(对某些人来说是直觉),没有判断,没有情感。

当你对某件事既不觉得好,也不觉得坏,保持无所谓时,你正处于第三个观智的开端——这是非二元性的体验(注意,无所谓不是冷漠;冷漠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是抑郁,而不是人格解体)。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这个观智教导我们用最深层的本能和感觉(直觉)进行重组:远离/靠近,排斥/推进,拒绝/冲动,安全/危险。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可能是我们能学会更加信任自己的一课。(记住:在DP/DR中,情绪和情感不再存在;或者--这似乎是心理上的)。这些课程从“自我”(self)开始,并在进入第四观智的过程中,扩展到宇宙。

这个观智被称为生灭随观(简称AP)智,因为无常和短暂的经历变得越来越明显,以一种“事实”的,而不是以前无效的方式。做到“放下”无意义之事,是最困难、最令人沮丧和最难以忍受的。它可能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才通过第四观智阶段并超越它。

这被很多人认为几乎不可能通过,它被描述为:像精神崩溃,精神分裂,意识剧烈的变化等等。这也被称为“灵魂的黑夜”(见十字架上的圣约翰);许多经历过这一点的探索者,会鼓励他们去体验“黑暗之夜”的经历,如果他们明白这是什么的话。

根据Shinzen Young的说法,“在佛教传统中,这种现象有时被称为‘落入虚空的深渊’(falling into the Pit of the Void)。它需要对空性和无我有真实和敏锐的洞察力。让它有问题的是,人们会把它看做是一次糟糕的历程。这不像佛教文学所宣称的那样,充满力量和成就感,却恰好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觉悟的邪恶孪生兄弟。这是很严重的,但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也许是每天),仍然是可控的。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全代谢,但结果几乎总是非常积极的。

在佛教大部分教派中,讲解全部的进阶知识并不是一种习俗,对那些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人来说,高级阶段完全是一个谜,每个人的道路都略有不同。开悟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段旅程。你可以“知道”你从哪里来,知道你的目的地在哪(觉悟之后),但你必须在旅途中开辟出自己的路。这些课程在自我反思和许多内省(或冥想)中成为知识——如果纠结于未来的话,你就无法从过去学到东西。

如果你认同佛教哲学,人格解体的负面体验很可能就是:你无法处理在第三个观智开始时引入的空、不二和无我。

也有可能是你迷失在了第四观智尽头的黑夜之中。如果不了解“这一切都会过去”,这种经历只会变得更糟!与知识渊博的导师、教练或朋友一起,度过“黑暗之夜”就要容易得多。

伴随着AP事件和黑暗之夜的,是一些解脱和彻见、释怀,这使得“入流者”(超越这些看似负面事件的人)现在受到鼓舞,或被拉入流中---进入自然的、真实的生活“流”。这是第五观智的“入流”,在佛教中被认为是通向精神觉悟的第一个(真正的)阶段,常被误认为是完全的觉悟。

从此,一个佛教修行者将停止转世到较低的生命形式(植物/动物),而只会转世到人类形式,因此神圣的精神可以继续它的涅槃之旅。从这一点来说,一个共同的经验是承认“自我(self)”和精神是神圣的,对所有事物(甚至不存在)的“一体”(one-ness)的经验是持久的。据估计,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走到这一步,更不用说走得更远了(至少在今生——根据轮回理论)。

从第3阶段到第5阶段,DP/DR是一种常见的状态。有些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有些则需要几十年。重要的是要知道DP/DR是一种“存在状态”。我们越早放下过去,停止对过去的缅怀,我们就越能早地拥抱、甚至满足于现在。

因为对立观念在后期被解构,那些宣称任何“道路”(佛教或任何其他启发的成长道路)都是邪恶或错误的人,仍然很有可能在通过第二道,或处理第三道观智时挣扎,这是大多数人被困住的地方。在后期,评判与对立在自我对话中会变得无关紧要。

......

ps12:2019.3.9

今天翻译了一篇1990年发表在《精神病学》期刊上的文献《人格解体与冥想》,文中作者访问了6位资深禅修者,详文附后链接,其结论基本跟我的一致:

1.冥想的目标就是追求人格解体,也就是在意识上形成观察自我(觉知)与参与自我(假我)的永久性分裂。

2.长期会明显丧失感受强烈情绪的能力,无论是消极情绪还是积极情绪;(情绪趋向中性化)

3.可能存在一种持续而温和的愉悦或满足的主观体验;(深层的安宁感、无欲无求的满足感)

4.这种解体状态可以成为一种持续的、永久性的个人功能模式;(不会退转)

5.人格解体不必然会导致焦虑和痛苦,这取决于体验者是如何解读这种现象的。(无惑、破疑结,是关键所在。)

 

另,上面的提到的几篇英文文章,我已经翻译成中文了,见:

alphago:人格解体与冥想​zhuanlan.zhihu.com

 

----------------------------------

作者:匿名用户  编辑于 2019-01-13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72661819

1.枯禅是掉入有分心,没有觉知,什么都不知道,和深度睡眠差不多,而正确的禅定是不会昏沉的,从你还有昏沉这点来看,你的打坐方法不管是不是枯禅,至少是需要改进的。打坐时,你需要有一个比较熟悉的所缘,呼吸,身体,耳根,或者觉知本身也行,让心有个基本点,然后时不时的问自己,心知道什么?当心中有疑,心开始确认和观察,这时就是有觉知的,在初期的时候,多提问题,就可以让觉知更频繁的生起,觉知越来越频繁以后,问题就可以放下,只是觉知,这就是禅宗的参话头的意思,疑情不断,则觉知不断,最后觉知连成片,会自动自发的生起。

2,对于觉知,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放松,顺其自然,不要怕把觉知丢了,只要慢慢的生起得更频繁就行了。强行的抓住知者,这个知者就会不动,这种人为干预的造作不是自然法,是无法看到觉知的生灭的,会把觉知认作“我”或者说是自性。只有看到知者的生灭,我见才会动摇,看到知者的灭而不生,才能证悟初果。

3,在修行初期,意识是有必要的,能依靠它得到闻慧和思慧,这是正见的种子,没有这个正见,是无法证果的。最基本的正见,就是诸法无常,苦,无我,因缘生灭。随着修行的进步,必须达到无念,因为只要有念头,心就已经跑了,沉迷到念头里了,这时要保持知道,心就会回归中立,慢慢无念之后,离五盖,随着定力的加深,就能看到名色法包括知者本身的生灭,这才达到由定生慧的阶段,随着智慧的不断圆满,才能证果。

4,呼吸停止,心跳减慢,是念头少了以后,消耗变少,身体的自然反应,是正常的,不必恐慌,继续打坐吧。

5,另外,梦清晰,色彩鲜艳是定力强的体现。知道是梦是觉知的体现,是正常的修行体验,不执迷就行了。

 

--------------------------------------------

作者:游戏三昧  编辑于 2017-01-19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140892633

关于修行要不要用意识的一个补充回答:

三、意识为染净迷悟的关键

功能特别殊胜的第六意识,实际上是决定众生心理层次种种差别的主因,起码,动物高等与低等之分,人的愚智之别,主要取决于意识发达程度。佛教尤强调意识为染净迷悟的关键,它能受污染而生起诸烦恼,为生死苦恼之本,也能生起智慧净化自心,是修行的本钱,着力清净、转化意识,被佛教诸乘诸宗作为修行之要。《识身足论》卷十一认为,前五识唯能受染污不能离染;唯有意识,既能受污染,也能离染而清净,唯有意识,能树立正见正智,认知真如、涅槃等无为法。大众部等也认为唯有第六识有染也能离染,萨婆多部(有部)等尤强调离染唯第六意识,大乘唯识学说只有意识的真现量可以缘涅槃等无为法。《楞伽经》卷二偈云:

如水大流尽,波浪则不起,

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

就像海波因风吹动而起,所有能够造业的心理活动,尤其是所有能导致生死苦果的烦恼,皆由意识分别,经与意识相应的“思”心所的活动而生;即意识层下产生“我执”之本的第七末那识,乃由意识活动分别自我而形成;作为心体的第八阿赖耶识,也由意识活动造成的种子积累而表现为杂染。故而染污的意识活动若完全停息,则其余染污性的五、七、八识活动便自然停息,如同风止浪静,呈现出一片无生无灭的寂静境界。《大乘入楞伽经》卷六偈云:

意识若转依,心则离浊乱,

我说心为佛,觉了一切法。

将染污性的意识完全转化清净,心便会摆脱烦恼的浑浊污染,转化为如实明觉的智慧,这种完全净化了的心,即是佛。

佛教诸乘诸宗的修行,都依靠意识上如实不谬的正见、正智修“观”,照破无明烦恼而获得解脱。佛陀“四谛”中“道谛”八正道,以意识上的“正见”为首。后面的正思惟、正因、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亦无不以正确的意识为导首。大乘唯识学的修证次第,以用意识修“四如实观”,从而转意识为“妙观察智”为首。《瑜伽师地论》卷一谓诸识中只有意识具有离欲、深思熟虑的功能,堪作修如实观而证得真理的工具,贯彻俗智与真智,其余诸识皆无此功能。当意识被转成妙观察智时,末那识也随之转为平等性智。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唯识章》谓古德(指地论师、摄论师及慧思等)有说用七识、八识修道的,“皆非正义,不可依据。若能观识,因唯第六”,强调修行解脱之因,唯在第六意识。

天台宗二祖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以新学菩萨于加行位观照五蕴、十八界等无我的心识“金刚智”为第七识,若观见五蕴等无有集散、名字、生灭,是时意根名为“圣慧”。实则其所谓金刚慧和圣慧,当指由深观而变为直觉(现量)的清净意识以及由此清净意识带动而转化了的末那识。《大乘止观法门》卷三说“以意识依止真心修止行”。《摩诃止观》卷五谓经中虽然说观察五蕴,但实修唯观心即可,有如“灸病得穴”,“当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阴,但观识阴”。该论《辅行传弘诀》解释:于识蕴中,实则只观能生起烦恼、作为染净枢机的第六意识。怀则《天台传佛心印记》谓第六意识为见、思之本、善恶之因,既是能观之体,又是所观之境,观此识时,未尝不是观七、八、九三层心识。

禅宗中人有认为本宗唯在第八识上用功、所谓“掀翻八识巢窟”者,实则即便能在第八识上用功,也只能从第六识入手,方有可能达到。所谓“明心见性”,按唯识学,只有(净化的)第六意识,才有“明见”的殊胜功能。明紫柏真可禅师有云:

盖识虽有八,能检名审义,义精而入神,入神以致用者,皆第六识之事也。(《紫柏尊者全集》卷二)

因为意识具有现、比、非三量,总摄心识,为通过修行转识成智之权柄,意识既转成智,加工不已,第七识自然转为平等性智;到成佛时,前五识及第八识自然一时顿转为成所作智及大圆镜智。

又,意识虽然念念生灭无常,却相续不断,故能修行直至成佛。《大般涅槃经》卷三二云:

众生意识虽复无常,而识次第相续不断,故得如来真实常心。

就此而言,经中说意识为佛性。


(选自《佛教心理学》第二章心——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上)之第四节第六识:意识)

——————————————————————

以下是原答案

题主的描述接近于“欲界定”或“近行定”,这只是很浅的一个定境,离初禅都还差很远。

但是你可以进一步提升定力。当你说近行定已接近入定(absorption)了,不意谓近行定是弱的,而是可以很强。例如,一个人或是观照出、入息,或是内心吟诵〝itipiso…〞或是作慈心观散布慈爱给某人,一段时间后当以正念,以慈悲观,以察觉的心去修习,他的心将愈来愈宁静,当心变得愈来愈宁静,他会忘掉其余的一切,心变得很柔软、很寂静、很专注,在一些时候会变得很光明,他会忘了他的身体,他全然不感觉到他的身体的存在,也全然听不到声音,他只知道心安宁且平静,安住于呼吸上、或送慈心给某人、或一种视相(visualisation)上,如光明。心没有移动,心很安宁,很平静,他不能听到任何声音,他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但他知道他是在专注于目标,假如他想要思考,他能够思考,假如他不想思考,他也能够不思考。通常在这一阶次,心就像漂浮着,像半醒半睡状态,但它又不是真正的睡着了,这种平静的状态构成了近行定。 -----------缅甸·慈济瓦法师
要入初禅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专门指导的都不会那么快,何况题主这种“什么也不想就坐下去”的野路子。真正的禅定是“系心一缘”,心专注在一个对象上,而不是什么也不想。

第二个问题,修行要不要用意识?答案是要,而且是必须。只有第六意识可以修行。唯识学讲人有八识,前五识眼耳鼻舍身识,只有了别功能,没有思维功能。第七识末那识,它只以第八识为所缘对象,并不接收来自于前六识的信息。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没有思维的功能的,它只是一个仓库。
佛教讲的修行,就是靠的思维来进行的,也叫做“如理作意”,就是按照佛教讲的道理来思维。修行证果,要依靠三种智慧,就是所谓的“闻思修”慧,闻慧就是听闻正法,思慧是深入思考,获得确定不移的正见,思慧是在进入禅定以后以正见来观察、思维,用功到位才可以证果。
在没有获得闻慧思慧之前,是无法获得修慧的,也就无法证果。这就是为什么外道也修四禅八定却无法证果的原因,因为证果必须依靠修慧,而修慧又来自两个先决条件:思慧与禅定,缺一不可。思慧最终还是来自于闻慧。所以听闻正法是学佛的第一步,不可颠倒。

像题主的那种修法,是真的可能导致思维能力变低的,这个还是不要修了。

智敏上师是善知识,他讲的都是严格依据经论来的,非常靠谱。你可以学习他的书、文章、音频,这样就是听闻正法了。至于修习禅定,不要急,等你获得思慧以后再修不晚。修早了也只是误入歧途。

如果题主是想修习南传,推荐一本书《清净道论》,这是南传佛教徒必学的,照着这个来修可以。要是觉得太难的话,推荐马哈希法师的《内观基础》《实用内观禅修法》、《观智进程》。特别是最后这一篇《观智进程》,他就是按《清净道论》讲的,是权威之谈:要想修行证果,需要依次获得十六种“智”,称为“十六观智”。佛教之所以证果,并不是依靠四禅八定,而是在四禅八定(加初禅未到地定)的基础上,修习十六观智,这也就是我在上边说的“修慧”的获得过程。在如何修行证果上,北传南传的说法都是一致的。

 

-----------------------------------

作者:知乎用户 编辑于 2019-02-01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86839140

呼吸减少,直至呼吸停止。

心跳减少,直至心跳停止。

  • 不思、不想、不活动,叫“植物人”。
  • 失去呼吸及停止心跳,殓房最多,这种叫死人。
如果修成“植物人”或“死人”就是静坐目的,这种叫“邪道”。

出阴神,属于灵魂出窍,代表喜欢发春秋大梦。

言归正传......

  • 静坐的目的是什么?静心而活。
  • 静心而活目的是什么?禅心而活。

静心而坐基本效果是什么,可用三句说表达:

1)造化自身少病痛,

2)放下我心少烦恼,

3)圆满人生少遗憾。

(按:完全跟“减少心跳、减少呼吸、灵魂出窍、不思不想”无关)

题主有否考虑过以上三点?此乃当下可见之应有效果,反之,所修练的便值得商榷。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我们一生所学,无论任何领域,如果无法将所修所学连结于“生活”,一切也尽是废话,此说话一定要铭记于心。

带着“病痛、烦恼、遗憾”的人,这是人类需要解决的基本诉求,叫“苦”。如果以上三点也不断缠身,为什么还要静坐?

这就是枯禅,代表活死人的打坐。

~轻心

出神的危險

根据“莲花生大士”之言教所开示,我们睡着开始“发梦”到醒来为止,中间之状态就叫“梦幻中阴”。

根据经验,再由“大德、金刚上师”训示,持咒、打坐心意专一,神识出离肉体,其实很平常,叫“出阴神”,其实跟发梦类似,但阴神属阴未经专门锻炼,遇到雷电打击,神识即可被打至魂飞魄散,不能回入肉体,而导致马上死去。

此刻,生前未曾有如法处理,只懂惊慌,一旦轮回亦有可能投生至昆虫的之类等低等动物,除非遇到高人将其残灵收聚,否则无法复体。

不过,就算复体,也已经失去全部记忆。由于未经过正统的师傅教授,例如有未曾受正统“密法传承”,不懂“护身法”,非常危险,此乃笔者之老师经常大力提点。

遇上以上现象,建议先停止,再找师傅了解,否则易误入歧途,因为如果在大灵界相遇到“心术不正”而稍有法力成就的“鬼神或修士”,轻者被伤,醒来成为神情呆滞的行尸走肉,就所谓的“精神病”。

神识出离肉身后,肉身等同“无主之宅”,大灵界任何灵体皆可入侵。严重者被俘虏为奴隶或控制,叫“夺舍”,旧宅被夺,无法将灵体赶走,即等同身死,后悔一生,此类所谓精神病人,世间多的是,所谓“走火入魔”。

神识出体,肉身没有生命活动,时间过久则机能败坏,能“赶得及”回去者,自招病痛,“赶不及”回去者,等同无用的尸体,就回不去了。

其实“出神”并非宗教所独有,用专注刻意也可做到,完全跟解脱生死无关,更非常危险,切勿以身试法。

世上尽多喜欢这玩意的人,出神“看这样,看那样”,其实正在“玩命”,自以为是,误以为这样就是“神通、高人、成就”,到处吹嘘,误己误人。遇到这样的人,能劝则劝,不听劝告就各安天命吧,紧记一句“勿着相”,会死人的。

~善知识

《痴感召傍生道,贪感召饿鬼道,嗔感召地狱道。那么忧愁哀伤会感召哪一道呢?》

Handsome :“静心而坐”能放松心智,直接刺激了“副交感神经系统”......

痴感召傍生道,贪感召饿鬼道,嗔感召地狱道。那么忧愁哀伤会感召哪一道呢?​www.zhihu.com

《无时间修行乃不合逻辑》

《开窍的方法》

《开窍的真相》

《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内心究竟是怎样?》

 

------------------------------

作者:heeqi  编辑于 2017-01-16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141252387

问师兄三个问题:
第一,你为什么能修行成佛?
第二,你有几颗心?
第三,定是心的专注还是分散?

我们之所以能修行成佛,是因为我们是有情众生,而非无情众生。
意识心虽然是颗妄心,但也是因为有此我们才能成佛,把意识心全然抛弃,岂不是自己去做无情众生,抛却成佛可能?
当然你不可能变成无情众生,但却很可能像其他师兄说的那样,会招来愚痴的果报。就像你自己说的,现在就感觉脑子愚笨,记忆力变差。

而你有几颗心呢?八种意识八颗心吗?还是意识心算一颗心,佛性之心又是另一颗心,所以有两颗心吗?
《楞严经》中佛也问过阿难类似的问题,若是两颗心的话,岂不是你阿难一身要成两尊佛吗?
唯识经典中,说八识,不是告诉你佛心之外还有颗意识心。
八识的划分,是对未成佛道间的众生,妄用其心,而做的功能分类,做的功用描述。
怎么说?就好比佛比喻捏目妄见一样。本来的眼睛可以看到真相,但是用手指捏住眼睛,就看到各种幻华。
众生本具的佛心,被无明之手捏住,产生了各种幻觉,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觉反馈都失真了,然后这些失真的反馈又引起各种情绪体验(第七识)又通过情绪体验储存了下来(第八识)。
所有这些八识都是对于捏住的心所产生的幻华的描述,当你突破无明,心不再被捏住,能够破幻识真时,就回复了本来的妙明真心。
捏住和放开,依然是同一颗心。
意识心和佛心,是同一颗心。
我们不是要去修第八识,而是要去转变第八识,转识成智。
认识到前六识的虚妄,克服情绪情感中的贪嗔痴,如实的去察觉本来面目。
要靠谁?靠的依然是自己的心。靠哪颗心呢?只有一颗心。
可是佛性被无明遮住而蒙尘,我们要求助的只能是那八识的虚妄功能。
哪一个功能?前五识不独立,只能联合第六识而存在,后两识也不独立,要靠第六识引发第七识储存在第八识。
我们依靠的只能是第六识这个功能,妄心转变为真心,也是要靠这个功能。
用第六识意识,去思维世俗无明,就永在轮回中浮沉;用第六识去读诵佛经,学习佛法,警惕贪嗔痴,就走在解脱的路上。
所以意识太重要了,它是妄是真,是世智辩聪,还是妙明真心,全看你怎么去用它。而且你不能不用它。

定力是专注力的提升。
所以教禅定都从选定关注对象,不忘不失的关注它修起。无论是定在呼吸上,还是佛号上,还是话头上,还是其他什么上,都是先从专注于一物上,来起定。
当定力提升到一定境界时,把对象抛开,专注依然不散,这个就接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了。
师兄你感觉你的定,是专注力得到提升了呢?还是心智更分散了呢?
什么都不想的放空,是一种心神分散的状态。那也不是空,是假造的空。是六识都出去放假了的,心不在焉。
这个就叫做“冷水泡石头”,为什么叫泡石头,因为心不在了,不是有情众生在修定,而是无情的石头在枯坐而已。
心不在,拿什么开悟,拿什么成佛?

学佛是为了开佛智慧,修定,也是为了由定生慧。
如果在修行中,不能让你变得更敏锐、更智慧、更慈悲、更平和、更光明,那都要停下来,想一想,哪里出了差错。
修得好的表现是自己越来越向佛靠近。而不是相反。
希望师兄能够越学越好!

 

--------------------------------------

作者:亚特兰蒂斯  编辑于 2019-01-07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67591890

引用的黑体部分智敏上师的内容完全正确,若不及早醒来改变自己的认知和修行方法,则未来堕入愚痴道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谈及果报,或许会令人陷入大惊怖中,那些生来就先天(****)的患儿,那些低劣生物种类(喜欢常年在黑暗中蛰伏的生物),甚至是岩石瓦砾,地下深坑的一潭死水都有可能。

因为这是片面去追求什么都不想的无心境界(无意识),觉知和智慧一点没有生起,而且追求不呼吸没有心跳,最后就与这些形类的事物相应。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第六意识(大脑意识)要不要修炼,而是明白是哪个意识在主宰着修炼的问题。

所有的宗教修炼都是基于自性(真我潜意识)而生发的,而绝不是头脑。

这包括一切佛教,婆罗门教,瑜伽,道教等等,无一不是。

有很多南传原始佛教的修持者甚至是大乘的学者,事实上他们的修持都落在了大脑意识里。

他们像学习一门世间课程一样学习佛法知识,把它装进大脑填补塞满,然后捣鼓逻辑,并以此认为会达到某种果位(状态),然而这都是头脑一厢情愿的想法。

在生灭心里捣鼓各种理念,不管这理念显得有多么高妙,最终都逃不出生灭。

他们根本不明白,古人,特别是古印度人那时的人意识中心不在大脑而在心,那时候的人思考问题都在心中完成的。

那时候的大师们善于记忆,善于论辩和逻辑,然而他们都是由心意识(真我)发起的,而不是现代人的头脑。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时候的人能够那么智慧,那么博闻强记,数万数十万偈颂的经文可以一字不差的倒背如流,过目不忘的原因。

当你越归于心,那么离那个智慧的中心——真我就越近。

而要认明那个微妙的真我,开显其本有的智慧,一个人唯有去静心,让妄动的心静伏下来。如此,去觉知到更微妙的意识活动(真我意识)才成为可能。

片面的让头脑停止一切思考,达到“空”和什么都没有的状态,没有任何意义。

你在奋力追求的,你认为是很高境界的,在医院的重症病房那些维持着最低生理机能的人也一样做到了。

通过运用真我意识来学习,“真我意识”才是真正的主人。让头脑成为仆人,让头脑成为真我意识收集外在参考资讯的助手。头脑需要运作起来去提供各类资讯,筛选,整理,归纳,然后由主人——“真我意识”去鉴定,去判断,去下达指令。

所谓的“觉知”,就是头脑这边的资讯进入真我意识后得到了最高层面的映证并反馈。

头脑对事物的把握都是表象的,易于被迷惑的,它没有那个更高的能力。

唯有将信息呈报给真我,由她来定断,才可谓知根知底掌握了事物的本相。

而要真我能做到这一步,一个人就需要去静心。

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觉知,觉知再觉知!

你想的什么,感受到什么,无论何时何地,一丝一毫都要觉知到观照到。

不能想当然,以为只要是佛陀说的一切都绝对正确,所以自己只要一切按部就班去做,可以把自己心底里一切想法和感受都抛之不顾,不用去觉察。

如此的话,则堕入盲从的陷阱而不自知,离觉性越来越远。

什么是盲从?那就是你做着什么事,你却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得正确,是否会得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这一切你都模模糊糊,无从判断;或者你纯依靠某种无法深究的信念。

这些都是头脑,由此带来了有漏和过失。

而这种现象在觉知里根本不可能发生,发生了就意味着你根本没去觉知。

当你在觉知中行进,要么你觉知到自己是对的,要么你觉知到自己错了(那么你也会很快纠正),觉知中一切清晰直白,你不可能不知道。

你不可能说,你提着灯照明却还说看不到脚下是什么,不知道脚下走的是路还是别的什么,那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你根本没有睁开眼在看。

你也不可能说:我相信我脚下踩的就是路,我有这个信念,而我一定是对的。这样去想,那么你也一定没有觉知,你相信和你真实看到是矛盾的,如果你当下就能真实看到又何必去要求自己相信?就像太阳一样,相不相信它都在那里。

所以,不觉知的人必然会错过,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就是这样的人匆匆忙忙飞奔着双腿,但是眼睛却是闭着的。他们以为自己是睁着的,然后还热衷于和他人争论什么路才是真正正确的,自己才是别人的都是假的——他甚至连自己闭着眼在走都不知晓。

这样的荒谬总是一再上演。

沉睡的人,不觉知的人,处处都会暴露出问题。

毋宁说,真正的佛子是无时无刻与自己的觉性不相舍离的人。

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而导向歧路的却有千万条。

不去觉知,不与自己的觉性相合,那么只可能会错过。

与觉性相应,那么在灵性领域就会有千万种生化的机会和可能性。你不可能会错过,不可能会不成功,走到哪里都一样。

背离觉性,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一切都会变成虚妄的徒劳的。

纵然走进深山走进丛林,进入寺院高墙,把自己与世界与社会隔离起来,本质上和牢狱中的囚犯没有区别。荒谬的,这个人还妄想这样会带来绝对的*——他甚至连相对的*都达不到。

在灵性领域从来没有偶然,一切都是必然。

那个必然的因,必然导致必然的果。

打开了觉性与否才是唯一的标准,没有其他。

而这就是这个问题的根源及回答。

 
------------------------------
 
作者:陈子棠  编辑于 2019-02-22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78964704

alphago知友回答说因为怕人格情绪解体而生退转之心,当然如果因为前路不明、而暂时停下来求证是对的,但是应该不至于由此而反对佛法。我觉得无论是他还是你,肯如此勇猛精进修学的少见而且不易,因为平时所见的都只是些只穷究世间逻辑考究之理的,也就是坐而论道玩口头禅的多。首先说你上面说的修行时要不要动脑筋,就唯识来说第七识第八识属于潜意识的范畴;而前六识属于意识范畴,六识有”善、非善、无记“三性,也就是其活动时往往带有善恶倾向。平时六识择“善”弃“非善”除去“贪嗔痴”三毒这是肯定的,但是我觉得不要将”定“与”昏沉、散乱、无记”混淆起来,前者是训练专注稳定能力,它是由正念生的正定,不随欲念爱憎取舍而又历历清明,依定生慧,慧是能对所缘境进行分别、简择的能力,慧有正慧、邪慧、世间慧、出世间慧等之别,如果将枯禅的浑浑噩噩、终日昏昏醉梦间之“无记”还以为究竟得悟,恐怕这痴愚执念会牵动业力而下世投胎成畜类了。所以唯识学所说的对治“贪嗔痴”三毒的“无贪、无嗔、无痴”,特别是“无痴”对治的是愚痴,无痴能对世间的一切事相和实质,能如实认识与通达。


“五八六七果因转”,在“因地”可以转变的只有“六七”二识,也就是转“六识”(分别事识)为“妙观察智”,转“七识”(阿陀那识)为“平等性智”,这两项工作做圆满了,“果地”上“前五识”(根识)与“八识”,会自动转变为“成所作智”与“大圆镜智”。

总的来说是要“转识成智”,第六意识要转成”妙观察智“。


“比如平等性智指的是,你去除了对“我”的执著,消解了“我”与“外部世界”的分别与隔阂,于是实现了一种内心的平等与圆融;妙观察智指的是,你的心时时保持警觉,没有一丝一毫的散漫与昏沉,对眼前的一切,都具有清醒而敏锐的觉知;成所作智指的是,虽然你没有任何机心与算计,心如朗然晴空,但是一旦面对世上的一切时,仍然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抉择,怎样才能达到目标。”

“所以转识成智,如何转?从第六意识开始,清净意根,断意根。第八识是记录收藏业力与释放变现果报的,所谓异熟;第七识是负责自我意识的,俱生我执、法执,凡夫于此所谓思量,从未间断;前五识所谓了境,它们皆无善恶,只有第六意识有善恶能造业。所以第六识第七识配合,不好的叫执著,善的叫愿力。所以调伏七识转识成智出离三界轮回只能靠空观正见与菩提心誓愿力两种。空观破我法二执分二种,首先是初地菩萨破分别我法二执,到八地菩萨把俱生我执也破了,而八地菩萨到成佛要破的是俱生法执。”


所以由此可以看其入手次序:第六识开始清净意根,配合第七识,以善愿与空观正见,先破分别我执、分别法执,然后才是破俱生我执,最后是破俱生法执,最后OK成佛。所以为了断见惑而斥意识心,继而否认眼耳鼻舌身有作用,则其可否?六祖说:“既会三身,便明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等四智,报身、应身、法身的三身),有四智而没有三身也是不行的,三身四智本是不二的嘛。《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能悟到毕竟空、对诸尘不起爱憎就是平等性智;“妙观察智见非功”,就是运用在六根六尘上,任运不执、不假造作的本有智慧


“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所作智同大圆镜智同时转,大圆镜智一转成所作智就转,第八识一转过来断除了一念根本无明,整个就同时转变,六根随事运用,悉入正受无二相,自性影现,六根一切所作皆成。


所以断惑岂是无六根六尘?不管你第六识如何八万四千门善巧方便配合用事,其实根子里还是要调伏第七识那个纵然在昏迷时仍然须叟不离的与生俱来的”我、我的“。


"当然得道的人、诸佛菩萨在定中,用的是什么?还是用的意识,但不是凡夫意识,而是第六意识变成智慧境界,是观察圆明照大千,是妙观察智。"(南怀瑾)


但是你首先还是得先从去除第六意识的”我、我的“做起,理解了此转识成智,则不难理解何为“不二、不分别心”。所谓不分别心,无善无恶, 从证成道理上讲,就是佛菩萨的现量境界,当下第一念。从观待道理上理解,就是佛法是不二之法,如六祖所说“无念无相无住”,但又不可望文生义以为百物不思的边见,不是无想,而是见而不著,不起贪嗔痴爱憎却又如镜映物、历历清明,就好像“空”不能理解为没有的顽空断灭一样。佛法的“不二”是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这不是否认万物客观存在的差异,而是要我们不生主观的爱憎取舍。很显然这样就不是否认万物客观差异,不是让我们忽视客观存在而呆若木鸡,还是照样可以做个”耳聪目明男子身“的嘛!

贾题韬居士说过,人的思维分为三:一为不逻辑思维,如小孩,二为逻辑思维,如一般成人,三为超逻辑思维,开悟就是超逻辑思维。超逻辑境界是不假思维、不假推断,直接越过事物的部分而洞然无障碍地察及事物的全体,直至不疑之地。

虽然佛法实践修持实际上就是一种超逻辑思维的体验,“直下便见、拟思即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凡夫语言可以穷尽。凡夫的世俗菩提心,都是难免带有我执相的,就算你入定暂时制伏,出了定也难免重新沉渣泛起,所以修持者才需要以空性正见作指导使之逐步进化成胜义菩提心,而这又是有次序的,一般人欲速不得。但就我个人认为,在出定时平时动用第六意识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就佛法修持的观待道理上来说,至少你首先得理论上自洽、说得服自已,有正见、发正心再修行,不能糊糊涂涂就瞎修盲炼,思考得多了,然后有存疑再求证,就起疑情嘛,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仰山问:“如何是真佛住处?”沩山曰:“以思无思之妙,反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以思无思”,禅宗叫做参,佛教称思惟修,把理穷通透顶,到达无思之妙。这时那个能思、能觉的功能起来了,各种神通妙用,也就都起来了。“思尽还源”,心意识思想的作用,退到那个本来去了,“性相常住”,然后性相现前,宇宙万有的现象,都摆在本位上,没有动过。“事理不二”,功夫就是理,理就是功夫,这时“真佛如如”,就同佛的境界。(南怀瑾)

所以默照禅若只是静默死守不明理则成邪禅,而要“参”的思惟修,能把理穷通透了尽还本源,心意识思想就退到那个本来,然后性相现前,功夫境界与道理都在本位,如同真佛了。所以有疑问、思惑,压是压不住的,完成像个木头人来默照不应也是不行的,总要活泼泼地将心意识思想尽行发挥穷透,触及本源它才老实退位,然后性相方现前。


思惟修的事理不二,换言之就如证成道理与观待道理能圆融合一,达到了有此见地必有此修持的境界。

故而欲知究竟,父母未生、念佛是谁?未知究竟,制心一处、净念相继。面目本来即有,四大假合,真空妙有,心经所云,空色不异,无有疑义。有把握、开悟自知去处;无把握、老实熏习念佛。正所谓“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乃知,鼻孔向下。“

就比如济群和尚所说过的“菩提心、闻思正见、道次第、止观实践和受持戒律”这样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中,他所说:”闻思经教,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如果所学教理只能停留于思辩之中,无法成为转依的力量。“、”天台华严禅宗的经论,侧重于法性探究,谈玄说妙,往往深奥难懂;而唯识则侧重于法相分析,关注现象研究,对宇宙人生的开展、心物现象的透视、认识与存在的关系,有着极为深刻的阐述。“

实质上我认为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发心“和”正见“,发了菩提心又具正见,则必定有意识地实修和自然持戒,并且基于印证所修持和证成道理和和以备后学,肯定要求明了次第,统而言之可分两部分:发心、实践、持戒是证成方面的,正见与次第是见地与观待方面的。只有正见方能指导实践如法圆融地修行,否则瞎修盲练误入歧途外道以为究竟而不知;反过来讲,只讲义理极微学究式探究而无实修证成,空口之谈终是门外凡夫汉。


所谓理虽顿悟、事须渐修,贵在解行并重,理通事修,理即是道理,孕育著人生宇宙广说层面,学道者应该契悟,不能丝毫含糊,一一洞彻事理真理,使内心无惑,这是由理而顿悟,顿悟并非证悟,顿悟到证悟尚有一段距离,必须实践事相以透理,事相的圆满即是道理的圆满;若仅是道理的内心通达,而不透过事相的修证,则永无证成菩提可言,顶多成为理悟或顿悟的一环,尚未成熟理事不二法门故,因此说,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广州光孝寺)


所以修行就是对治我们的习气,修行的次序我认为主要就是对治我们自已的俱生我执、俱生法执的习气。所谓正见是什么?就是讲道理嘛!你对你自已道理都讲不过去,你怎么牵住那心猿意马?怎么对治习气处处打磨获得一心不乱的定力与智慧?

修行修学次第,上根之器者,可以如六祖等一撸到底就开悟入道,但是我等痴愚下根钝器者,还是得寻找稳妥的历代祖师修证实践过的修学次序。举个例子说,比如出名的是天台宗止观法门,然后呢就是原本学过天台止观的永嘉禅师,自悟道后到禅宗六祖慧能大和尚那儿求印证、并且获得慧能大和尚的证许,也就是说他的佛法得到六祖印证,应该是根正苗红的,他的永嘉禅,主要体现在《永嘉禅宗集》、《永嘉证道歌》里面,也许可以借以一观。但是呢又有个注意的,中国历代经过灭佛运动也好,法脉中断衰微也好,也不要一见有一个和尚逮住就认为他是明师,虽说师父试徒弟,反过来说又岂不是徒弟要试师父呢?都是要实修实证,边修边证吧。否则,事理不圆融通透,没有正见作指导,循序渐进,就难免可能会有:“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气,蓄德之贼也;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

alphago知友在他的回答里与知友讨论时说:“是的,后来了解到现在的内观禅,都是需要加修慈悲观来平衡的,这应该早期实践者发现了其中的副作用,作了某种改良。但结果就是,现在很少能听到有人证果了。因为‘慈悲’其实是一种造作。如果活在‘一切皆幻,连自我也是幻象’的认知里时,哪还能生的起慈悲心呢?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

我曾就此跟贴借此句来展开,这里整理一下如下,仅供参考:

一般人我们还担心只是坐而论道的“口头禅”上,但是你应该是证成实践远远跑过观待正见前头去了!而佛法修持,必须是要有正见作指导,有名师认证固好,没有时则像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大师展经印证其入定所悟境界,你定境有一定基础,建议深读一下憨山大师的自述年谱等,他的所入定境比你比我更深更殊胜,比如憨山和尚能立定多天,能几十天只饮少量水不睡不眠地筹划做事等等,这里转摘录如下:

-


佛教创立2500多年来,佛弟子及历代高僧大德修炼佛教“气功”开悟发通、得道证果者史不绝书。尤其是我国的《高僧传》及各种禅宗传灯录等留下了许多这方面的宝贵资料。近代高僧虚云和尚、来果和尚、太虚法师等都介绍有自己禅修开悟之境界及感受,一些大居士如蒋维乔等亦介绍有自己静坐的经验。最近笔者(陈星桥)重读了当代佛学家贾题韬居士评点明末高僧憨山大师自述年谱中几段有关习定经过的文字,觉得颇为精彩。为便于读者了解佛教“气功”修习情境,摘录于下:

憨山,南京人。为了习定,特北上至山西五台山。这是记述他在五台山所选居的习定地点。大方,系塔院寺方丈......

“时见万山冰雪,俨然夙慕之境。身心洒然,如入极乐国。”

......

“溪上有独木桥,予日日坐立其上。初则水声宛然,久之,动念即闻,不动即不闻。一日坐桥上,忽然忘身,则音声寂然。自此众响皆寂,不复为扰矣。”

......

“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则朗然,自觅身心,了不可得。即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自此内外湛然,无复音声色相障碍。从前疑会,当下顿消。及视釜,已生尘矣。以独一无侣不知久近耳。”

  先是在溪桥上忽然忘身,但还没有忘了心。至此,饭后闲步,一念顿断,并心也忘了,或可以说突然失念。失念不是没有知觉,而是不起分别,一时取消了主客观的对立,自体和环境打成一片。所以“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境,山河大地影现其中”,是空去执念的同时,身心物我显现为浑然一体的感觉。有人认为这可能触证及阿赖耶识。憨山本人在《禅宗法要》和《观老庄影响论》等著作中也有类似提法,这须另作专题讨论,未便遽断。下文“及觉,则朗然”说明由于分别念起而出定,心理状态有如由梦而觉。继此循所现证的境,寻伺推求,现量比量一致,依然身心不可得,没有实我可执。偈语“瞥然一念狂心歇”,是说执念脱落,入无分别;“内外根尘俱洞彻”,是说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互相对待,各无自性,有则俱有,无则俱无;“翻身触破太虚空”,指出虚空也是对待的,并非孤立的实体;“万象森罗从起灭”,万象互相依存,原属一体,起灭无性,均成妙用。这实际上等于依止起观,对于“诸法无我”的正见更得到决定。所以“自此内外湛然,无复音声色相为障碍,从前疑会,当下顿消。”从入定到出定,在憨山来说觉得只是刹那间的事,实际上“及视釜,已生尘矣”,可能已是好几天了。这证明在定中必然是念住、息住,寻常的身心坐标为另一新的身心坐标所代替,因而时间也随之消失了。这一段定中境界,关键全在于不仅忘身,而且忘了心。忘心不是没有了心,即所谓“一念顿断”或“突然失念”。原因何在呢?佛教中一般的解释着重在心的一边,认为真积力久,一旦豁然贯通,由一念而达到无念;气功家则着重在“气”的一边,如前所述,认为由于“致虚极,守静笃”产生了阴阳大交,意念为“内气”所制伏,全体没入气中,故尔顿断,由之产生了身心物我浑然一体的状态。毫厘千里之辨,全在于有无“无我正见”作为指导思想。

“予发悟后,无人请益,乃展楞严印证。……如是八阅月,则全经旨趣了然无疑。”

从定中发悟是由于精神集中所得的一种直接经验。如果不和现实接触,不经过正确道理的抉择,就难以保证不是错误的。憨山由于无人印可,因展读《楞严》——佛教中较能以少量篇幅总括佛教要义的经典——印证。以《楞严经》对勘自己的悟境,正同于依止起观。经过八个月的时间,了然无疑,又等于依观增加了“止”力。自此以后,他显示了不少的超乎寻常的行迹,比如:

“予年三十三,刻意书经。无论点画大小,每落一笔,念佛一声。游山僧俗至者,必令行者通说。予手不辍书,然不失应对。凡问讯者必与谈数语。其高人故旧,必延坐禅床,对谈不失,亦不妨书。对本临之,亦不错落。每日如常,略无一毫动静之相。”

  在写经的同时,无论点画大小,每落一笔,念佛一声;并对来访的人一一周旋,不失应对;而所写的经文,对勘原本也没有错落误失。原因是止观双运,即动即静,已无动静的不同;心如明镜,寂照同时,这就不是单在气上用功所易于到达的境界。又如:

“予自募造华藏世界转轮藏成……经营九十昼夜,目不交睫……初开启水陆佛事七昼夜,七日之内,粒米不糁,但饮水而已,然应事不缺。”

  依据华严经建造轮藏,是不小的工程,当然要费一番经营的。为此竟能九十昼夜目不交睫;中间举办水陆道场,又七天只是喝点水没有用饭。难在并不是在那里百事不关心地静修养神,而是不休息地全力工作。如果不是由于定力——高级气功调动了体内的潜能发挥作用,那将无从说明。

由于憨山是具有了佛教的见地而到五台习定的,他所得的定境和他具有的见地是分不开的,因此确定他的定境在四禅中属于何等阶次颇有困难,不过推断为初禅以上,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憨山在佛教史上称为中兴佛教的人物之一,他具有很高的品德和修养。我们相信他自述年谱中的记载是比较翔实的。参以他的及门弟子等对年谱所作的疏证,可作奇功异能的实例尚多。原书具在,可以参看。


分割线以上就是摘录憨山和尚的部分,具体可以看憨山和尚的自述年谱以及相关著作,看看人家是怎么样步步求证、怎么样解决问题的。

比如他遇到狂慧发作、诗语不断的时候,又该如何处置,总的来看没看出他有什么大的问题,特别像你有一定入定基础的,也许可以借鉴看看,看看他的定境及解决之道,用前贤的话说,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和尚的,即借鉴看人家的定境所悟及解决之道,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理论观待道理上的正见一定要有,就如沩山回答仰山一句名言:“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换句话就如南怀瑾如下说的:


只要你见地对了,不问下面的修证功夫,因为见地对了,修证一定会上路的。就怕我们见地错了,功夫再做得好,行履也是错。”


你见地对了,则你行持在你开悟所达到的境界各方面都是如法的,你能深谙因果,有大慈悲之心,能摒弃人我四相,则你的持戒布施等方面必然是如法的,但是在教别人人修持方法、开悟者功夫突破前境需要印证,则此时都需要明了修持的次序,这才是我认同的修持需要明白讲究次序的重要意义,同时,次序是对治懈怡的治方,是精进的一种权且之法。“无我”之境的现观触证只是借禅定为助缘依定修慧,只空谈没实践是第一病,但是像你定境跑到理论前头去,恐怕就像断线的风筝不知你要飘到哪个角落里去了。所以慧律法师说:


古来的高僧大德,他就算是他开悟,如果不研究这个教理,他也搞不清楚的,开悟的人懂得这个本性不生不灭的,咦!但是很多的名相,你要度众生,那么要度众生就必须很多的名相,那么你很多的名相,你搞不清楚,你叫人家悟从哪里下手?”这就是所谓的通宗不通教,开口惹人笑。反过来说,“你这个教义跟教理研究得很好,但是你不通这个自性,本性上的东西,那就在那边团团转,如水灌竹筒,如水灌竹筒叫做不通,不通。因为你不了解这个本性上的东西,你这个讲经说法讲得再好,有漏洞跟瑕疵,因为你本性不了解,你怎么讲呢?你怎么讲怎么不对”这叫做通教不通宗,如水灌竹筒。


所以你读金刚经开悟之后,还得要重读唯识等基础理论和修持知识。我的建议是可以读唯识论等理论,它是最接近现代科学逻辑语言的佛学理论。

比如你说“如果活在‘一切皆幻,连自我也是幻象’的认知里时,哪还能生的起慈悲心呢?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

你要理解这世界为幻像本不错,因为按唯识学上讲到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前二者关系皆属于妄执依托于假相之上,假必依实,都只不过是妄觉幻像和依缘而起被动性的无自性外在假有,只有圆成实性才代表着世界的本质真相,是真实的有,只有它才不为境转。而修佛的本质就是要摒弃“遍计所执性”,彻底否定自我“遍计所执性”的妄执,知道外在“依他缘起相”的虚幻(比如依缘而起、非恒常、被动性的“无自性”),而能安住于空性中证得空性。但是!!!根据唯识”三无性“: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代表真相实相的“圆成实性”与缘起假有的“依他起性”现象世界是”不一不异“的关系,我们在实践中在假有之外你另觅不到本质真相,圆成实性它并未离开依它起性,这两者因为其“不异"的关系,圆成实性是依他起性的本质共相,故其从未离开依他起性,岂能在缘起假有现象世界的依他起性之外去另觅所谓本质真相的圆成实性呢?所谓如钦师所问:“正睡着时, 无梦无想, 无见无闻, 主人公正在什么处? ”高峰无语,乃奋志参究,后来枕子落地, 彻底打脱, 始如梦方醒所悟“举凡山河大地、鸟语花香,无不是主人公之显现妙用!”正是离相即法、离即不二,任何外相,皆是同即一切法、不空如来藏。换言之,无为法不要以为真有个“无为”之处所可执,空不要以为真有个叫做“空”的处所!执空以为空,难免要偏空顽空断灭见,以枯禅顽空断灭痴愚之“无记”心念行自以为究竟之地,牵动因果业力异熟果搞不好要投胎变猪头的!

故此就我的看法,要理解佛法,其实要紧紧抓住一条主线:因果。不相信不讲因果的决不会是佛法,只有深信因果、深谙因果,才能懂得纲目要旨,才能从理论和修持上不离正见正法。懂得了因果缘起,就能理解“菩萨畏因、凡人怕果”,既然“畏因”,就知道修持入门,就是要从起心动念处着手,这是从证成上来说的;从观待上来说,能理解因果,就能明白“万法唯识”的理论,三界唯心,明白外境不离心生的道理。通俗地讲修佛就是修心,时时返观检讨自已的起心动念处,否则你认假为真,比如因为念嗔痴执念起杀心做恶行,那么这种妄觉执念会牵扯着你滑向更大的执念,见分与相分都坠往更大的妄执世界中,就是所谓的造更大的业因,所以《地藏经》说:“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

所以因果律是佛学一个重要的前提与基础。哪怕是因果,也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执著什么便如你所愿得到什么,而是你自已起心动念导致的“自作自受”,怎么说呢,比如有些学佛者自称信佛,但看《地藏经》搬出那么多果报吓人,他看到罗列那么多什么宿殃短命报、贫穷苦楚报、雀鸽鸳鸯报、眷属斗诤报......一大堆就受不了而反感,从佛学修持角度看,他就是不知道放纵心欲会导致牵动更大业力坠向恶趣的道理,不能将法由心生境由心造的因果正见贯彻到底而对佛与地藏菩萨所说生起不信之疑,以为是编造吓他的,如果相信佛法、相信唯识,就能明白心念越纵欲、就越牵动更大恶业后果,也就是个人任由贪嗔痴心念行之放纵攀缘、而愈发趋向恶趣的道理。如一个异常吝啬常偷盗之人,心贪如饿鬼般老搂钱不足饥渴感,后来世必处于此种贫贱钱用不足之境况(而非你越执著于钱就会越来越有钱),这都是前业因种下的恶果;而一个慷慨为善布施之人,因为常有富足感不以小失为意,后来世就易得富足报(不在意钱而施舍多的可能更有钱)。


“所以在说到供养为末世众生作’福田第一‘的宾头卢尊者时,供养尊者的时候心态、回向等也很重要。一般而言,布施的时候是什么心态,得到果报的时候,也是什么心态。现在有一些富人很富有,却怎么都快乐不起来,大概就是因为当初布施的时候很勉强,不愿意布施而布施,现在也享受不到快乐。”


所以“云何见所见”,真有个明心见性,可以用眼见到,或用心意识体会的,都错了。那个见不是眼或意识可见,所以夹山禅师说:“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如何修证佛法》)

守无念堕无色界,守光明境堕色界,守快乐则堕欲界。

如果你偏空就真滑入空,按看一些修持大德的文章所言,修行人的因果之报恐怕比一般人来得会更快。

然后回到你上面的疑问“如果活在‘一切皆幻,连自我也是幻象’的认知里时,哪还能生的起慈悲心呢?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按照唯识三性来说,我们遍计所执性的主观妄觉世界不过是脑中影像,本来就是不存在的,而依缘而起“无自性”的依他起性所缘境,虽然是有、但是它是假有,就比如电脑硬件是有的,但是它只是应软件程序而生起一个世界来呈现给你,虽是假有、但也是有的,不是什么都没有、不是否定因果的顽空断灭见野狐禅的邪见,如果真的什么都没有,那也是相当于剥夺了后果的有因却无果的野狐禅邪见,因为如果不怕因果、不讲因果,那么就会陷入如木石无情无知无觉无思无为的顽空境界,就会因为不敬畏因果而肆意妄为,既然一切都空嘛,那就要随心所欲了。


性空的道理一搞迷糊,学佛落入错误的知见,那是一个断灭见的空,把空当成什么都没有,那是邪见。空是一个境界,心性之学,般若,在金刚经中只用一个心,就代表了一切。”(《金刚经说什么》)


因果律就赤裸裸地摆在我等凡夫面前!它就算是假有的,但是我们还是得受报!谁都逃不掉!所以“菩萨怕因,凡人怕果”,故而心念行之能种下业因种子,其各种不端的因种会不断发醇成熟、继而能牵扯出更大的“业力”趋向恶趣之果,行随心念于六道中随波逐流作不得主,所以为何佛法要强调从心心念念入手修持,使之如抱危卵过闹市、时时警惕不放逸,就在于此啊!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其四,就是实践修持中须注意的对治之方。你说过“需要加修慈悲观来平衡的”,其实就我个人经验认为来说,当定境到一定瓶颈需要突破时,比如像诸如《金刚经》就是为这临门一脚做准备的,我们看看《金刚经》究竟说什么,在回答须菩提“如何降伏其心”时,佛陀根本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首先说起“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的慈悲发心大愿,然后佛陀与须菩提一唱一和地长篇大论地说起三轮体空不住相布施、不要有所得心、不要自满于自已证得了什么果位,如此才能”精进“,才能获得无量无数无边之功德。看看它的关键词:起大悲心、要不住相布施、不要有求回报之心。《金刚经》里面所说的步骤入手,学会许大愿利益有情众生、肯于乐于不住相布施,佛陀为什么反反复复说这样做会有功德?就因为它就是培养“无我”而利益有情的事,一个人首先能放弃观念中的“我、我的”,就会慢慢获得真正的解脱,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由此而入才可能获得轻安、喜乐之感,所谓的禅悦法喜吧。所以我很反对初学者看金刚经只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雷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句,就自以为获得究竟真理的!这样容易偏空走差路啊!所以就佛学来说,首先是要理解因果,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菩萨畏因,凡人怕果,由此而萌生出离心,由此要追求大利(成佛)弃小利(纵放欲念沉迷世间)。为了锻炼弃小利,所以佛陀就提倡修持者要利益有情众生,要发大愿、善布施,还要付出不计较回报,这就是在一步步培养熏习出一个无我的公益心,这样才能获得无量无数无边之功德!

定也是唯识学里说的现量境界,比如我自已以前认为:“所谓禅定境界想来是不动有动中的一种美学意境,是一种‘灵台湛湛似冰壶,只许元神在里居’后‘虚空朗照天心耀,海水澄清潭月溶。云散碧空山色净,慧归禅定月轮孤’”是一种如初禅般得定领悟当下境界后一种“弟子心中常生喜乐”莫名喜悦,是念念皆是当下下意识一刹那那种趋向非执著无人我四相境界,有一种如享受花雨缤纷般无量无边胜景的身心悦境,但是触及与证得是两回事,而佛菩萨念念皆为当下本来面目,当然禅定这个喜乐是一种因为体悟到初禅至三禅,去苦得乐、喜不自胜之境界,可以获得世上最高喜乐,而只有四禅以上则超脱苦乐、不苦不乐。就定境来说,不一定只能是要坐枯禅才能入定,其实就算是走路也能入禅定境(比如憨山和尚的”粥罢经行“,也是要走的嘛,结果入定了,出定了之后赶紧展经印证究竟对不对),所谓定是前念未留后念未攀心制一处,所谓慧是对事物因果与性相了了分明,行住坐卧不离这个!所谓当下即是第一念它不是发呆,而是如镜映物,来则映照之,去则不留,常寂常照,一切都洞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历历清明,了了分明,悉知悉见的大智慧。必须要映照得清楚洞彻,所谓如镜映物,那是不为境所转,能识妄心,观照诸法实相。所谓历历清明,并非仅限于清净舒服定境,而是观照悉知一切刹那生灭法之空性本质。正如星云说他的“一日的修行”:


把握一念清明即一念佛,一日安定无乱即日面佛,从一念持续到昼夜六时,念念如清珠投水,这一日的修行,即圆满一日的净土。”(星云版的《金刚经讲话》也值得一观)


有此实修实证,则行住坐卧处处如静坐打禅般观照映物而心不动,自然而生喜乐,证得妙处。有了定境体验,看了《金刚经》对治之方,然后可以看《坛经》,我认为它解释《金刚经》如何在我们平时行住坐卧中落实的,像里面慧能大和尚就根本没有说教我们做什么枯禅定嘛,禅宗“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认为见性之后就会上道的。比如按照六祖解释: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决不是我们以为像电视中老和尚闭着眼盘着腿在练“云南宣威火腿”。学禅不通教理,“心”、“意”、“识”分不清楚,认为静坐好就是功夫,实际上,教理通了以后就知道,静坐得再好,也还是在意识状态。所以禅师回答“和尚修道,是否用功?”时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那个人很疑惑:“世上的人都是这样,难道他们也是像师傅您那样在修行?”禅师回答:“他们和我不同。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忙碌来忙碌去;他们睡觉时不肯睡觉,计较来计较去。”知道它容易吗?容易;做到它容易吗?不容易。所以赵州和尚为什么劝人开悟总是说:“吃茶去!”?当下你该干嘛就干嘛!而不心猿意马到处攀缘,一心不乱地制心一处认真做,能如此做到至少能达到无分别我执,从容而定、不乱攀缘,就不易乱造心因妄业种子,如此内心能免除多少麻烦!

所以“婆子烧庵”公案里愚僧面对丫头的故意挑逗时所作的“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见解,这就是把自已、也把别人都当成了顽石枯木,犯了沉空滞寂的枯禅毛病,要知道佛法修持是活泼泼的,怎么能做出如此顽空见解来误解佛法,修佛法修成了冷冰冰,全无慈悲与利益有情之心,岂非是把修成顽石当作解脱之道了?

其次,注意“味禅”也是一种毛病。宣化上人说:


什么叫味禅?就是一种禅悦,坐得时间差不多了,就有一种感觉:很自在、很舒服、懒洋洋的。你要是贪着于这种舒服自在的境界,就不容易再进步,就会在此停留,总想找味禅。要是这种境界没有了,就去追求‘什么时候我再能有这种境界呢?这种境界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无烦无恼,非常自在快乐,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呢?……\'就等着这种味禅,一等就把什么功都忘了,这就是执着于味禅上。

坐禅人要无挂无碍、无贪无求、无喜无忧、无恐无怖,应把己身看成虚空法界一样,不须有所执着贪求。你一有所贪求,就落到第二义上。


所以说:“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十字街头好参禅”。


因为一切不离因果,不要以为你入定了就能脱离因果,修佛就是修心,这是我反复要强调的。所以你如果不想枯禅“入灭”(或许等老了与世缘尽时再说?),那么就得做日常方面去实践,而不要以为得一个定境就是究竟,而且只入定不持戒的定就是外道定。


“修菩提心所对的境界是一切有情,菩提心发起后要行六度万行。六度是度自己的,布施度去除我们的贪心,持戒度去除损害心,忍辱度去除嗔恚心,精进度去除懈怠心,静虑度去除散乱心,般若度去除愚痴心。通过六度的修行,会让我们面对一切有情的境界时内心不起贪、嗔、痴等烦恼,而是生起慈悲心。”


我等众生累劫习气稍有懈怠放逸纵容不善护念,就像上面所引说的,把持不住就会使人退转,但是话还是真话,你照着上面真去做就有功德,说这话的人如果本身都没当一回事,当然利益的别人,却坑的是自已,所以我们不应因人废言。


比如六度万行,念念无住,即是布施;不起贪嗔,即是持戒;不计人我,即是忍辱;不稍夹杂,即是精进;一心不乱,即是禅定,明明历历,即是智慧。(徐恒志居士)


还有为什么要广度众生呢?因为众生是福田,有众生才会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成就无边功德。所以”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舍一得万报,而只懂得死死抓住不舍得放手,怎么行呢?你到一定程度时入道后就把枯禅放下,然后才发现一个更广大的天地。当然你可以说众生也是假相,但因果不虚啊!换个角度这众生也好、宇宙山河大地虚空一切,也可以视作都是你自已,你表面上是在度众生、但其实真正就是在度自已那颗沉沦的心。就像我说的,信众表面上通过诵读《地藏经》,用深谙因果故事来感恩、用至诚大忏悔来消减业因,表面上看似是在度累劫姻亲债主鬼道众生,但其实归根究底其实真正要要救度的是自已那颗不想沉沦的心,最终的功德是在拯救自已的心,因为按照唯识学理论,万法唯识、境由心造,所谓“受薰持种根身器”,包括五根、身体、物理世界,宇宙虚空山河大地,均为自已之第八阿赖赖耶识所呈现量,你救的是别人,其实救的也是自已,修的是自已的心,救的也是自已的心,所以慈悲之所以不是“作”,是讲因果不意味着讲宿命而不可改变,你未来的果由现在的你来培养,过去和现在是已经定了的,但是你的未来可以由现在的你来改变,所以佛陀教导我等要抓住当下,他老人家一再教导诸菩萨要无人我四相、不住相布施,不要有所得之心,则如此功德才是无量无边不可思量;反过来说,如果你住相布施或存有所报有所得之心,则你获得的只是有限有形之世间福报,


问:请问如何知道一个人已开悟?

答:一个人的开悟,不必请他人印证,自己应该清楚明了。判断标准是:断除了贪瞋痴烦恼,如果还有贪瞋痴,还有人我是非、种种分别执著的存在,决定没开悟。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断除了,你的心地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见色闻声,你能体会到,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界;你对事物能观察得非常深远,清楚明了。

所谓得:甚深的禅定、甚深的智慧,明了过去、现在、未来,明了众生的心念。此时你便初步开悟了。所以,觉悟的现象,就是恢复了我们自性中,本来的能力和智慧。(慧律法师)


如果你说你顿悟了,悟到了自性当前这个心,那你还须渐修,时时刻刻保持这个心,因为你还有习气要在行住坐卧中磨练自己。

悟只是修行的开始,不是修行的结束。不悟不知修什么,悟后才知需自渡。

这里顺便再引说一个关于开悟后如何保任的“直下便见、拟思即差”公案:


龙谭崇信一日问天皇道悟:“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

皇曰:“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示汝心要。”

师曰:“如何指示?”

皇曰:“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

师低头良久,

皇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

师当下开解。乃复问︰“如何保任?”

皇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不要安禅习定,性本不拘;不要塞耳藏睛,灵光迥耀。如愚若讷,行不惊时,但尽凡心,无别圣解,汝能尔者,尚何患乎?


你看看开悟后天皇道悟教龙谭崇信的保任方法是不要安禅习定、性本不拘,但尽凡心,无别圣解,保任哪儿有呆呆坐坐的什么事?!!!

入手与证果分不清,就谬之千里。专坐默照抵触事缘而闭眼耳不起,死执一端自以为是究竟之道,终究大非。


所以如果怕妄想,又加一重妄想;觉清净,早已不是清净;怕落空,已经堕在有中;想成佛,早已入了魔道,所谓“运水搬柴,无非妙道”;“锄田种地,总是禅机”,不是一天盘起腿子打坐,才算用功办道的。(虚云和尚)


明证法师说:

你如果开了悟,证到了最初的果位,初果须陀洹,那么你对于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就会有很好的分辨能力,没有这个能力不能叫开悟,因为开悟的意思说是你具有了正知见,当然,你对于不正知见的东西,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别人讲法,对的你知道,错的你也知道,对的当中有一些是错的你也知道,虽然说了一大篇都是错的,可是其中有一些地方,是正确的你也知道,这是开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帜,如果你现在虽然没开悟,可是对于基本的,正确和错误你能够分辨,那错误的不是不可以听,也可以听一听,听一听能够增强你的辨别能力,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正知见,对于邪知邪见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说明你开悟有问题,所以,邪知邪见的书,也是可以看的,但是看了不是吸收它,认同它,看了以后是知道它错在哪里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修学的人,不可以故步自封,要博览群书,其他的书也要看,其他人的讲经也要听,听了以后你才知道,否则的话,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换一个样子出现,你就辨别不出来了,你又被骗了。


就对治之方来说,觉得坐呆了,那就站起来走起来嘛,坐禅坐呆了,那就改经行嘛,走路照样能入禅净念相继又历历清明,怎么会车辆行人都不能了了分明呢?思想眼界放开些,“运水搬柴,无非妙道”;“锄田种地,总是禅机”嘛!


比如在近代的,在谈到清末民初普遍流行的往生净土修行时,常惺法师说:“念弥陀而待死亡.......而僧徒的委靡不振,消极等死......他对于社会事业,及佛法存亡的问题,哪里还有心来过问呢?”印顺大师也由《阿含经》:“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之句悟到,立三教而重现在,志度一切有情,特以一切有情为要,他认为中国佛教脱离大乘济度之关怀,丧失了大乘菩萨度济众生的精神,故流于山林佛教,成为社会边缘性文化,僧众专注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利已之心,使之成为“死人佛教、经忏佛教”,而提出佛法不离世间,提出“人生佛教”,以大乘菩萨为榜样,不舍世间关怀,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合一。


禅、教、律、净,其下手处虽然各异,但因为都统摄于圆顿的见地和信心之下,所以在功夫上,都强调圆成于当下一念,强调现前因地上的解脱。这是生活禅最为殊胜的地方。

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方法上将如下几对关系圆融起来:

(1)成佛与做人的关系(如何从理论上说明做人与成佛这两者之间的统一性)。

(2)出世与入世的关系(如何从理论上说明出世和入世之间的融通性)。

(3)生活与修行的关系(如何将生活与修行融为一体,其理论根据和方法是什么)。

(4)宗门与教下的关系(如何确立宗门与教下之间主伴相资、正助互显、彼此增上的圆融关系)。

(5)契理与契机的关系(如何为不同根性的人提供适合于他们各自修行的有效方法,真正做到“门庭广大”)。

(6)当下解脱与究竟解脱的关系(如何从理论上说明,现前一念功夫上的解脱是究竟解脱的根本)。

(7)自利与利他的关系(如何把个人的觉悟和解脱与大众的觉悟和解脱有机地结合起来)。

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实际上就围绕这几对关系展开。这几对关系如果没有打通,佛教是无法长期有效地融入现实生活当中去的。(明尧:生活禅定位——重实相智 阐祖师道《指月者——“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所以,观待道理与证成道理,事理兼修不可偏废,应机说法只为方便,不可能执一法便以为究竟,阶段不同各人不同而应对不同。

比如对于喜好坐而论道的口头禅,我们会跟他强调佛法是实修实证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而实修实证时会有轻安喜乐等禅悦法喜:”所谓实证实悟者,非枯坐灰心,以待其悟,当于日用常行之间,常常体认,常常提撕,力到功深,自有所得。自得之妙,如获拱璧,如归大家,如大梦之初醒,如积冰之已泮,其乐不可云喻矣。儒家所谓寻仲尼颜子乐处者,乐此者也;禅宗所谓禅悦法喜者,悦此者也;道教所谓当此之时喜极难言者,喜此者也。学道参禅,不得其实,而自谓实证实悟者,是自诬也。“

但是如果修持者觉得”因为‘慈悲’其实是一种造作。如果活在‘一切皆幻,连自我也是幻象’的认知里时,哪还能生的起慈悲心呢?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也就是认为幻象皆空,那么我们可能就要从主观上的”遍计所执性“妄觉世界与客观上的依他起性的所缘境假有之唯识学理论说起,劝他说起虽然妄觉牵扯也假有,但是假有也是有,万法皆空,但是因果不空啊!万法皆空、或者五蕴皆空,其“空”与“无”,有情众生的妄觉世界本来就是没有的,本来就属不存在的妄觉影像,而缘起的现象世界不过是是指依缘而起、被动性的、非恒常的“无自性”所缘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顽空断灭见,如果真的什么都没有,那也是相当于剥夺了后果的有因却无果的野狐禅邪见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顽空断灭见,比如说,


中国传统哲学短于抽象思维,魏晋时玄学研究宇宙本体是有或无?无是什么?玄学探究至此无能为力,随着佛教繁富精细的名相分析及中观学说“空”的传入,才使得这一研究深入下去。(见张力、黄修明主编的《中国历代高僧》)


因为古代翻译佛经较难选一个契合的古汉语词,比如佛学说空不要望文生义以为就是什么都没有、否定因果的顽空断灭见野狐禅的邪见,《金刚经》著名的三段论“佛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是一个由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的递进认识过程,空是不住无为、亦不坏诸有,不是顾亭林所以为的翻来倒去其实都只是那一桶水肤浅之见。因为怕他执空,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对治之方就要强调”有“了,有因果嘛!真正的佛法讲空,决不是说一切皆空、实质什么都没有,不是自作聪明以为一切皆空,不讲因果的野狐禅,因为如果不怕因果、不讲因果,那么就会陷入如木石无情无知无觉无思无为的顽空境界,就会因为不敬畏因果而肆意妄为,既然一切都空嘛,那就要随心所欲了。佛陀所说空,是以承认因果律为前提,所谓修因证果,起大愿之因、证菩萨佛果位,所谓“菩萨怕因,凡人怕果”。就是说菩萨修行怕的是再造业因、而不怕业果。承认因果就是有,而不是空到什么都没有,因为怕因果,所以才起萌生出离轮回心,此亦是以欲为起始点,而实修中无所住,到证果都没有“我已经证得某某果位”,这才是空,所以佛陀所说空,是以空为立,不住无为,亦不坏诸有。

所以正因为敬畏因果,所以产生趋利避害之心,趋大利而不是趋小利,大利是什么?是成佛摆脱轮回。所以说不是空到什么都不承认有,而是承认有、但是需要不住相而生其心,承认有的前提下修行时不执著于有。

接着如果修持者明白了“有”,知道“万法唯识”,就是一切宇宙虚空万法山河大地皆是那个第八阿赖耶识“心王"所变现所呈现量境,但是我们又怕他以为第八识就是”我“,这时我们就又得让他”空“了,我们又得告诉他第八识只不过是个装满累劫以来的无量无数的业因种子,就像个装满各种信息文件的宇宙大硬盘一样,但是这家伙也不是”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都是第七识作为第六意识的意根,这家伙”俱生我执“,比如在婴儿未俱意识时就会天生吃奶,就是”我、我的“天生放而不下,而你上一世的第六意识”灵魂“跟这一世的第六意识”灵魂“又不是相同的,佛法本身又不承认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前后世相续的灵魂,所以这宇宙大硬盘不是你,这第六意识也不是一个不变的你,


"《成唯识论》说:\'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这即是说,\'初能变识\'具有三种属性:

第一,就其自相而言,能够含藏各类\'种子\'。\'阿赖耶\'是\'藏\'的意思,它能摄藏诸法和一切种子识,而且被第七识执之为\'我\',是变现一切、产生一切的本原;

第二,就其果相而言,则能变异而熟或异时而熟、异类而熟。由于第八识中含藏着无数善、恶种子,其中某些部分成熟的时候,即会招感\'三界\'、\'六道\'中的各种善、恶果报;

第三,就其因相而言,因为第八识能摄藏一切善恶种子,所以又叫做\'种子识\'。"


用电脑来比喻,心犹如电脑储存信息的功能及所储存的内容,意犹如电脑处理信息的功能,识犹如电脑接收和识别信息的功能。存储有信息文件的硬盘就像是第八阿赖耶识,由此被电脑系统软件第七识执识之为“我、我的电脑”,为什么这台是我的电脑、而不是你的电脑,就是因为这一个硬盘装了一些不同于别人的文件信息,由此构成了”人我之别“,所以被第七识执之为“我”的缘由,就由此如《金刚经》说的”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从此就认为这台电脑就是”我“了。但是这时候我们就得告诉斥醒电脑使用者,这台电脑、这个存储信息的硬盘并不是你呀!

所以唯识宗在解说”有“,而中观思想则是单破不立,破一切相而不立自性,认为拨云自会见月。


所以“菩萨度人,譬若巧乳母养子,有四事:一者洗浴使净、二者乳哺令饱、三者卧寐安稳、四者抱持出入恒使欢喜。以此四事长养其子令得成就。菩萨亦复如是,有四事育养众生:一者以正法洗浴心垢、二者以经法饮食使饱、三者禅定三昧随时兴立、四者以四恩饶益一切恒令欢喜。以此四事劝诲一切,长育众生使得至道。”


方便法门是为区别实相法门而说的,因为“吾法妙难思”,为了行“难行之法“,说“不可说”之说,所以佛陀菩萨慈悲大德们根据信众修持者的根器浅深次第不同而用不同的权宜、权宜、善巧的方法,通过不同侧面的方便法门来给我们触摸到和呈现出终极智慧的阶梯,就好像一个十维空间的宇宙结构全息信息,但是我们作为三维空间的生物,能理解想像到的只有三维空间,就像二维空间平面上的蚂蚁理解不了长宽之外还会有高度一样,于是佛菩萨们就不得不权宜方便地将十维全影投影成局部的三维空间,一个个不同角度分别地给我们凡夫进行解说。

所以就如《金刚经》三段句式“佛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就在反复不停地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的递进深入对治我们的各种各阶段的偏执,都是不同的方便应机说教,就是为培养我们的中道正见。

所以若在观待上面做不到一撸到底的圆融见地,则在证成上就易困在死执一端还自以为是究竟之道的误区里打转了。“雨过斑竹千丛绿,潮落芳兰两岸青。回首旧游今阻绝,不堪寂寞对遗经。”人生之酒色财气、锤炼心性,正是自觉身心,了不可得。

 
----------------------------------------
 
作者:低疤  编辑于 2019-01-21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78400194

在这里回应一下原 PO 和 @alphago 答主

基本上两位的共同问题就是把「定力」与「定境」「定相」混在一起了,并且错误的执着「定境」而发生问题。

甚麽是「定境」?就是修行禅定之中发生的种种境界,包括「能感觉自己在做梦,而且眼前的情景很逼真,有时候是自己熟悉的家里,有时候是出现在 陌生的地方」「那个不动觉知时时在前。照来照去」....有的宗派会把那些状况当成「开悟」「涅盘」而要求保任,但那些不过是开车上路的一些景象,不是修行的目的。末学所知修行禅定的目标,是为了取得「定力」,也就是每天辛苦修行後,取得「制心一处」的力量,将这种「制心一处」运用在禅宗看话头,运用在四念处....,然後取得「智慧」方面的成果。用在其他地方也可以,例如末学用在写代码的专注力上...

把「定境」当成死抱不放的目标,就会出现两位提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应该注意交通状况时,也强迫自己住在过度压抑的定境里,车来了也不知道闪,跟人沟通该表现情绪反应丶沟通时,也弄得像块无分别木头,导致社交出现障碍,社会上该动脑筋时,也不知道动,结果被人坑了....这些确实是问题,但如果有正确知见,知道我们要的是「制心一处」的力量,而不是执着那无分别,不动念的境界,那麽就知道应该根据状况来控制自己的心智,比如开车过马路丶跟家人互动时,内观的「火力」就小一点,多用心在注意行人来车,或表现该有的反应。回家盘腿修行,环境安全再内观全开...。

知道看情况调解「定」的火候,不再因为「定」的修行干扰到日常生活必要功能,只留下制心一处丶能集中爆发丶能情绪平稳等好处,末学以为所谓「人格解体」和各种问题就不是问题。

 

----------------------------------

作者:知乎用户 发布于 2019-01-20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77804907

大概看了下回答,里头怎么还有什么都不说就让人不要修炼的,照这么个弄法,还没末法时代也变成末法时代了。

我想来想去看来这段缘是要和你结了,我这说的都是针对你(意思就是其他人不要生搬硬套或者抬杠),错了我受报。

你先把真功夫亮出来了,你这是功夫,路没错,而且已经有一定程度了,心跳如果能再进一步,进入40,大体看你就已经在未到地定了,这还不算功夫那什么算功夫,赞叹一句,厉害厉害,继续加油。

任何宗教法门,只要还出现在人世间的,起手都是从“定”开始的,不从入定开始的有没有,有,但是难度好比成为刘翔和姚明,非一般人能够做到,甚至,不是一般的大师可以做到,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大师去创造净土和止观等等法门了,大师里头的大师傅,因缘会遇,也许能不从定开始。

任何法门都是从定开始的,这个没有什么疑问。你引得那些智敏上师的文字,他/她说的意思也对,也不对,定是福田不假,需要种子不假,但是谁还没有轮回过个千八百次?大家在这个没头没尾的轮回游戏里头,哪个是新手了?都是背着一身业债来的,谁还手里没把种子了?种子太易得,福田难求,打坐,得定,需要因缘具足,你既然能到这个程度,说明你有这个缘分,那就应该继续坚持,况且,不知道你了解吗,你说你而立之年,这个年岁是最容易出现你现在境界的年纪,再过几年可就没这个机会了,你得功夫再高好几成才能进入你现在亮出来的那些境界。

让自己人格解体,情绪控制完全内敛,甚至连字都不会写,中文都听不懂,这都是从前的修行人都干过的事情,现在专修的人也都在这么干,这是必经之路,所以为何说修行要有大福报,人情往还,治生杂务都要没有影响你的,否则你怎么可能专修呢。

但是学佛的目的可不是把自己弄成石头,上头那么说,目的是为了让你去体验,如何才是“思维低频率运作状态”,你连这种状态都没体验过,你说我是孙猴子能七十二变,我能变成树,那是扯淡呢,变成树,你先要去体验树。

你的思维状态,是多层级的,是由最基本的阿赖耶识一步一步复杂化来的,到第六识这里,已经很复杂了,普通人习惯了这个状态了,基本上注意不要七八识的。注意这里,从阿赖耶识开始,是一个一步一步复杂化的过程,要回去,是一个一步一步简单化的过程,所以为什么让你去入定,目的是为了降低你目前思维的复杂程度,我在我的文章里头有具体的描述,你可以找去参考一下。

你想要修车,首先要把车停了,这就是盘腿,既然要修车,当然要放弃开车的乐趣,没听说过一边刺激的在山路上漂移,一边趴在引擎上修车的,所以你觉得自己木了,变笨了,记忆力差了,反应变慢了,对于实证人员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时候,要多培养柔软心,最好女气一点,窝囊一点,多情一点,多看看催泪电影类似我不是药神这种能够撼动你的情绪的。然后同时,修行上还不能松,之前你的定力不足,现在定力足了,应该是能分清楚什么是情,尤其什么是真情了,修行需要真情,不需要羡慕嫉妒恨,这一点在道家里头,性命双修,降龙伏虎的时候,用龙虎铅汞来比喻的非常清楚,你在目前这个定力足的情况,就缺一点“真汞”,也就是情绪里头的真情,那些刨除贪嗔痴恨的真情,那种面对世间惨状,国仇家恨等等时候表现出的,大仁慈,大悲痛,这个就是真汞,真情。此一点,专门对治你现在的枯木境界。

学佛是和柔软心相应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是的,世人刚强,才脱离不得。这是往好听了说,其实学佛苦啊,乱七八糟,窝窝囊囊,一事无成,这些你都心甘情愿的去接受了吗?你身前身后安排好了吗?

大多数法门起手,都在修行第六意识,只不过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换句话,你是在破坏目前第六识的既有状态,就好像你小时候想研究收音机需要先拆开一下,你在打散你的意识,通过什么方法呢?就是入定,维持思维低频运作。只有把车停下,甚至把发动机停下或者减慢速度,你才能去研究这个发动机是几缸的,有没有涡轮等等。所以才会说,第六识在转识成智后,就成了神通,你我现在是凡夫,被第六识所引诱所困,对我们,这第六识就是个美好的困境,但是对于不受困于第六识、能够*运用自己的各种思维状态的佛来说,这第六识只是工具,是发起的神通中的一种。

修定,搞破坏,止观法门里写的清楚,松紧,宽急,轻重,自己都要搭配调整好,因缘具足的人也没几个,都是拖家带口,稀里哗啦来修行的,所以怎么弄,不把自己逼疯,不影响双亲,不影响孩子,都有经验,大家都是这么一边脚底下摇个摇篮,一边手上拿个笔,心里还要四念处这么来的,你也别太着急了。

 
-------------------------------------
 
作者:无住禅师  编辑于 2019-01-23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79989877

如果你不动脑筋,为什么会来问这个问题?

如果你不动脑筋,为什么写了这么一大堆?

真正的大彻大悟,为什么需要很高的慧根?

因为真正的大彻大悟,就是靠动脑筋思考出来的。

释迦牟尼出家,从学阿罗陀迦兰,达到“无所有处定”。又从学郁陀兰弗,达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但这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又到尼连禅河畔的优娄频罗聚落,以六年时间深入极端苦行,最终他认为苦行无益,无法达到觉悟与涅槃,所以放弃。他回忆起小时候在树下的初禅体验,认为这可能有所帮助。他在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之供。之后,35岁的释迦牟尼。独自一人来到菩提迦耶的一棵毕波罗树下,盘腿而坐,总结过去的经验,并重新调整思维方法。经过数天苦思,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觉悟,立身成佛,号称释迦牟尼。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释迦牟尼天资聪慧,长到12岁时,就已经掌握了当时印度最高的学问。

还有一个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他在传播伊斯兰之前,曾受阿拉伯半岛流传的哈尼夫一神思想影响,是一个怀疑现状,追求真理的青年。闲暇时他常上郊外的希拉山洞静修冥想,参悟宇宙创造之奥秘及阿拉伯社会的变革。公元610年9月的一天,40岁的他正在山洞沉思默想时,接受到了由天使吉卜利勒奉命传达的安拉启示。

一个是在树底下想,一个是在山洞里想。

大智慧都是想出来的,没有打坐坐出来的,没有入定定出来的。

我们说因定发慧。这个慧,不是自己无缘无故发出来的。

人就像是一颗种子,定就好比是土壤,种子埋在土壤里,能不能发芽,还要有空气和水。

人能不能到最后的大悟,还是要靠想。

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没有人提过这个事。

可能是我读书少,没见到有人提过。也可能是真的很少有人提。

第一个原因,一个修行的人,定力不够,智慧不够,经历不够,这个时候的想,是胡思乱想,叫执念妄想。

所以,很少有人会说,大彻大悟是靠想出来的。师父带徒弟,也不会告诉徒弟,我的智慧是在禅堂里想出来的。

第二原因,师父大彻大悟了,不能告诉徒弟是想出来的,怕徒弟跑偏,只能告诉徒弟,先修定,结果,徒弟的定还没修好,师父走了,灭度了也好,云游去了也好,总之是走了,走之前,没有告诉徒弟,定怎么发慧,那徒弟呢,只知道,哦,因定发慧,我没有大彻大悟,必然是定没有修好,就拼命修定,定成了一块大石头,定到了色界天,定到无色界天,就定在那里。等这个徒弟老了,也收了徒弟 ,从此,徒子徒孙只知修定,只会修定。

这样的人有多少呢?

南怀瑾在《南禅七日》中讲到:禅宗从唐代马祖百丈以后,慢慢形成了禅堂,禅堂里头大家长年都在那里参禅修道,什么叫参禅,我等一下要介绍,要求悟道,都大部份一辈子住在禅堂里头,老死在这个里头,没有悟道的,古文四个字,如麻如粟。这四个字形容好漂亮的字,骂人骂得好严重。学佛修道的人那么多,像农田里头的麻,像稻米那么多。换句话修道的人那么多,成功的一个都没有。

那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想?怎么去想?

上面已经说了,要定力、慧力、阅历。这三种力,对一般人来说,是必备条件。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慧力超群,达到了可以听闻佛法,当即开悟这种,不在此讨论。

定力,实际上修的是专注力,比如思考今晚吃啥,就思考今晚吃啥,不能思考着变成了,今晚想吃鸡蛋,鸡蛋要去超市买,去超市要开车,开车要加油,加油没有钱,得工作挣钱,然后想到今天的企划还没完成,明天还要见个客户,经理的老丈人下周过生日。。。。这就是定力不够,想问题变成了妄想,术语叫做散乱。

慧力,学术用语叫慧根,根性。其实就是类似于智商和情商的混合体。上文提到了,释迦牟尼是什么智商?12岁就掌握了最高的学问,这是何等慧力?能够发现,禅定,苦行,都不是究竟,自己另辟蹊径,这是何等慧力?都说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修到瓶颈还有个地方去问,还有人去答,虽然答的五花八门,起码还有参考价值,释迦牟尼修行的时候,问谁去啊?而佛教传入中国,历代高僧大德,哪个不是学富五车。

插句题外话,慧力不够,有没有增加的途径?答案是没有。那慧力不够,能不能离苦得乐,答案是可以的。因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把问题想通,另一条是把问题放下。

现实中很多人天生客观,俗话说的就是没心没肺,这样的人,无需慧根,更不用修行,自然没有烦恼。

还有的人,修到一半,发现修行的结果可能是变成一块无情的石头,就放下修行,重回生活。

也有的人,干脆就喜欢挑战,喜欢被痛苦折磨,认为有苦有乐,才是人生。

这些都是自得解脱之人。

阅历,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体会,才能总结出经验。所以,上面我写的释迦牟尼和*的例子里,不难看出,30-40岁,是证果最好的年龄,经历阅历足够,又不偏执。而现在很多人没有那么多阅历怎么办?这个时候,禅定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禅定可以产生幻觉,就像这个问题的题主所说,在禅定中可以看见很真实的景象,像半梦半醒的情况( 出阴神),自己能感觉自己在做梦,而且眼前的情景很逼真,而这个逼真的幻境,就是修行者经历阅历的重要来源。

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三项聚齐,就达到了开悟的基本条件。

但是在开悟的过程中,有一个瓶颈,不可忽视。

可以叫它:顽空,断灭空,断灭见,也可以叫它:人格解体,这也是我在这个问题下面别的知友答案里新学的。

所以,所谓的枯禅,人格解体,是修行的副作用,但是也是大彻大悟,成佛证果,几乎的必经之路。

有一个故事《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从前,有位禅和子在禅堂住了三年,以为人多,打自己闲岔,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就去住山。在山里住了三年山,种菜做饭,凡事亲为,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山也不住了,就去托钵。托钵两、三年,还是不悟道。一天,他遇到一位有道行的老婆婆。老婆婆觉得这个和尚很有道德行持,有心成就他。就把他请到家中好斋招待,谈谈心。谈得很投机,老婆婆说:“师傅,我成就你闭关罢!”禅和子一听,很高兴。老婆婆就送他入关。老婆婆有一女儿,是个才十六岁的姑娘,也有道行。婆婆命她每天给禅和子送饭。一送送了三年。一天,婆婆对她说:“你今天送饭的时候,上去抱住他,教他道。”姑娘于是在禅和子吃完饭后,抱住他道:“道!”和尚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姑娘松手回家。老婆婆听了姑娘的汇报后,大声说:“三年才供养了一个死汉子,快叫他走!”然后一把火把茅蓬烧了。禅和子十分惭愧,就走了。又托钵三年,然后再去找老婆婆谈心,还要求再次成就他闭关。老婆婆又成就他闭了三年关,中间还是命姑娘送饭。三年圆满后,姑娘依母亲的办法再演一遍:上前就抱住喊:“道!道!”禅和子立即开口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莫教你家婆婆知!”婆婆知道后,欢喜地对和尚说:“善哉!善哉!恭喜你开大悟了!”

修成一个大石头,没有感情,没有人味,这是修行的中间站。

如果说变得无情,变成铁石心肠,没有感觉,就是修行的目的的话,不如死了算了。还修什么呢?

中学,小学的时候,别人问,学习这么努力干什么啊?答:为了考上清华北大。那么,考上清华北大就是终点了么?显然不是啊。可偏偏有那些高考发挥失常就跳楼的。

在修行中,修成无念,也不是终点站。

终点站,是道法自然,起念不执,动念不妄。

在修行的终点,会发现“生命是如此精彩”

修行成就的人,会在这精彩的生命中,活的潇潇洒洒,自在逍遥。

 
-------------------------------------
 
作者:Sahadhammika  编辑于 2019-02-27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609747040

感谢邀请,其实题主的问题,很多大神们已经回答了,我在这里就简单的复述一下。大神云集的佛学板块,作为学心理的终于逮到一个能发挥特长的机会,主要来回答一下关于人格的解体问题。解释此贴

佛教怎么看待枯禅?第六意识心要不要修?​www.zhihu.com

关于题主的问题解决方法:

第一、题主好好学习一下四念住,不但是学习这一个名词,而是整个佛陀所说的体系。这里比较推荐上座部的方法。可以去系统学习阿毗达磨、清净道论这些书,然后再去禅修。佛陀的法甚深,不是说有了一些理论就能修习的,要保证自己全盘的学习,系统的了解,知道名色、缘起的运行方式才能修禅,不要瞎修。

第二、在止观禅修方面,建议最好要寻找一个良师,没有人指导,绝对是外道定。止观禅修当今最好的就是上座部那几个派系,比如阿姜查、马哈希、帕奥、孙伦等等,可以找一个喜欢的师傅,然后去参加他们的禅修班,系统学习。这些师傅对于你禅修方面上的问题会有清晰的指导方法,比如题主说的这个呼吸逐渐消失这种情况,帕奥派系则要求更加专注的去感受全身入息出息,而马哈希派系讲究要增加所缘。

关于人格解体与佛陀教法的禅修区别:

首先说明一下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心理学名词,心理学认为人格是由生物、环境、心理过程合理塑造而成,这些因素都扎根于社会文化与发展的背景之中。这里的生物指的是人类的本性,比如性、攻击、渴望、成就、归属、饥饿。现代神经科学发现他们是大脑单独的模块,而不是整体(就是说每一个模块都有不同的目的,而不是只有同一种目的,这点否定了适者生存的观点),因此属于人格的一部分。环境(后天影响)很好理解,就是你生活过程中的环境,父母等外界的影响。特性与心理过程(先天影响)就是你的先天性格,比如内向或者外向。还有社会因素,比如中国人穿的暴露会害羞,西方人不会。因为有人格所以每个人才不一样。

为什么说佛陀说的涅槃绝对不是人格解体?

首先要说的是,人格解体障碍是一种疾病,患者常能感觉到自己“魂魄”离体。研究发现,人格解体障碍患者的视觉皮层、听觉皮层以及躯体感觉皮层存在着异常。(说明是一种大脑产生的幻觉)(Simeon et al.,2000)人格解体障碍通常伴随着强迫障碍和某种人格障碍(Simeon et al.,1997)目前在心理学上还不知道人格解体的病因,但绝对是实打实的精神疾病,而且对于魂魄出窍的感受是一种幻觉。(注意:人格解体不是麻木无感!麻木无感是认知缺陷!)

佛陀所说的阿罗汉并没有脱离人格中五因素(求知与思想封闭,责任感与冲动,自信与害羞、宜人性与冷漠、神经质与稳定),一位阿罗汉依旧拥有这些特质中的某一端或中间,因此有余涅槃绝对不是人格解体!

 
----------------------------------------
 
作者:「已注销」 发布于 2019-01-31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86678194

人家种花,把花盆和土壤准备好,种子埋进去,然后每天浇水,定期施肥;你看到了,也想养花,但是你不懂,看人家准备了花盆和土,你也准备了花盆和土;看人家每天浇水定期施肥,你也每天浇水定期施肥。结果,人家很快的发了芽,你等了十年还是纹丝不动。

其实我很少谈论所谓「实修」的话题,因为实修不仅要对四念住方法有一定了解,更需要建立在对世尊四圣谛思想有相当程度理解的基础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世间只有佛和辟支佛才能无师自通,绝大多数的解脱者都是必须要步世尊的后尘才能解脱;如果没有了解过正法,你自己折腾最终解脱的概率,几乎是零。然而,很多人往往就是一种彻底脱离佛法自己折腾的状态,所以我并不认为很多人能够很好的谈论实修这个话题。

你说,连种子都没有,你找别人谈论每天浇多少水,有意义吗?换位思考,别人看你连种子都没有,人家要怎么开口回答你?所以说,这并不是如何看待枯禅或者第六意识心要不要修的问题。你得先接触正法;在阅读正法的基础上,要对正法有正确理解,最后再去考虑如何身体力行的证明世尊的教导。

话说,你都有那时间去看什么法师开示居士文章,为什么不去读经藏?

孙嘉鸿:论阅读经藏的必要性和如何阅读经藏


我不管你八识教怎么说,这个问题在佛教中是这样的:

首先,实证初果的四个条件中之二就是听闻正法和如理作意(SN.55.55)。你没有阅读过正法,而且还放弃思考,绝对没有任何证得初果的可能。何况,在佛教的基本世界观中,十二处就是一切(SN.35.23);除了这十二处,你安立任何的基础概念,最终都是偏离世尊的教导,只会有恼害,不可能解脱。所以所谓八识的说法,在佛教中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还在八识教里坚持,那么我建议你还是别折腾了。

因为证知了六根的集灭味患离,世尊由凡夫觉悟成佛(SN.48.28);也正因如此,修行者成就阿罗汉。你知道集灭味患离是什么意思吗?不知道的话,去经藏中看看世尊是怎么说的;懂了以后,按照世尊的方法去实践,去观察,去证明。这样做,最终你的结果必然就是跟世尊一样,即:解脱。

种子给你了,怎么办你自己看着办吧。

 
----------------------------------------
作者:洪权  发布于 2018-12-26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60130002
 

修行初期,按照九住心进步。

您这个阶段是6.7层。还没心一境,就差一步。

要注意有个清醒的意识升起。没有了念,还有一个东西,那就清醒存在。下坐后,要以这个清醒的存在作为中心,向外看。久而久之,就会有踏实,不动摇的体验。

因为没有确定这个觉的源头,所以没有办法任运。也就是不灵活。如枯坐。

在练习中,多注意这个中心的确立,昏沉就会越来越少,能发现蛛丝马迹,立刻拉回。这个是细昏沉。瞬间出现,瞬间被发现消失。

在梦中似梦似醒,只会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会恢复。

这些神奇体验很多,比如对肉食无法下咽,躺着如醒,可是睁眼就是早上。早上起来一点睡的痕迹都么有。能隐隐感觉有预感等等。

都是过程,坚守本心,基础练习继续。

 
-------------------------------------
作者:知乎用户 编辑于 2017-01-15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140968558
 

本人很认同体方法师(你可以在网上找一下)关于禅修的观点,前端时间在看巴利经藏的小部经(具体哪一经我就不找了,太多不好找,但我可以肯定是有的),佛陀也清清楚楚的说过:

断贪嗔痴比禅修更重要!!!

禅修能够生定,有定便能更好地观无常,但是,它只是一个助缘,千万不要太过执着于这助缘上而忘了”断贪嗔痴”这个根本。观无常对治贪,四无量心对治嗔,闻法精进培育正见对治痴,四念处也是着重于观无常,这个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修。佛陀在他游学的时候就已经达到过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依然没有成佛,为什么?因为禅定是禅定,和贪嗔痴的断除是两码子的事,断贪嗔痴才是通向涅槃的根本。

建议不要太执着于禅修,这个一般都要高人指导,建议把注意力放在持戒上,戒比法还重要,戒持的好很容易有定,据我观察,很多人五戒都持不好(在家人持五戒也是不容易,我自己也经常犯戒)一上来就谈禅修入定,很容易走火入魔,戒定慧,戒是在最前面的。持好戒,多读巴利经藏,然后在日常生活中修习四念处,感觉这个靠谱一点。戒和正见才是根本。

以上只是个人建议,学佛不到一年,错误之处难免,希望对你有帮助。
 
--------------------------------
作者:观自在  发布于 2019-11-28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914183069

我还是想问一下,很多学佛人。

你们学习佛教,是出于好奇心呢?还是贪心(求知欲)呢?还是什么?

一个根本的问题,大家要清楚,

你们为什么要学佛?

学佛干什么?

修行要干什么?

如果根本问题是无知的,那坐着干什么?

打坐每天3小时,10小时,干什么?

《了凡四训》里,袁了凡没有学佛,但是被一位大师把他一生都算出来了,而且前三十年,和算命说的不差分毫,所以在没有学佛的情况下可以和云谷禅师对坐3天,不起一念。

结果还是个凡夫。

1:世出世间不离因果,因果是什么?

2:佛教要干什么?不管大小乘,佛在干什么?

3:静坐干什么?佛教,道教,儒教,婆罗门教,耆那教,等等,大部分宗教都“静坐”,我不反对“坐禅”,但是要知道你在干什么更重要!

扩展一下,念佛,拜忏,持咒,止观,诵经,干什么?

大家很多时候,误以为,学佛就是坐禅,禅是什么?

什么也不知道的在那里坐着,还谈阿赖耶,末那识,玩一些独影意识,折磨身体,练腿功,又做梦,又出阳,又讲点奇奇怪怪的事儿,又是西方科学,又是心理学,又是某某大师。

谈一大堆,烦乱庞杂,和佛教有什么关系?

讲的千言万语,种种感受,除了看出来心杂意乱外,多读了几本书之外,没有看出一点好东西。

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知识渊博,博闻强记,佛教知识也多,但是我怎么看不了三眼,就觉得有问题了呢?

有自称某某菩萨的,有没事就谈开悟的。

我讲一句实话,给愿意真正学佛的人,提个醒。

1:自夸的一律不要看。

2:谈到实修,只看祖师的言论,今人的,随喜即可。

3:因本人专修净土,所以念佛人,推荐《印光大师文钞》《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大乘起信论》这是除去佛之外,可以多读,实修也可做依据的。

4:如果是真开悟的人,不会在知乎上“夸夸其谈”,有可能会利用网络,但绝对不会“王婆卖瓜”。

5:真开悟的人,自己绝对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什么意思呢?六祖说:未悟者师渡,悟者,自渡。

自己无始劫的因因果果,自己绝对知道,何必在“知乎上”喊呢?

坐禅,一定是明明白白的,怎么会做的无知呢?什么是知?这又是学问。

如果越做越脑子有问题,或者玩那些

 
---------------------------------------
作者:Cat Benatar  发布于 2019-02-02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87808566

我觉得你最大的问题是不了解为何要打坐。 佛陀的法门都是以苦的止息为目的, 戒定慧三学。 持戒,修定,修慧。 修定不是目的,不仅佛教有,外道也有, 定力就是心念的专注,比如将心念专注到工作中效率会更高, 但这和佛陀的法门无关,佛教修定是为了拥有足够的定力修慧。修慧,通过观察感受生灭来了知无常, 开发平等心。如果抱住定境的感受不放,就把工具当成了目的。不守四圣谛八正道,修定修出来也不是正定,是邪定。

@孙嘉鸿 的答案我觉得是非常中肯的,也是最关键的。至于你问题里的各种感受和具体问题,我会用定慧之路里的描述回答。 。但是在开始之前我还是想强调下,定慧之路这本书讲的是佛法实修入门,并没有系统地阐述佛法。你还是得对佛陀的正法有所了解才是。

 

一,你要知道同样是打坐,有修定和修慧的区别,也就是止禅和观禅。以下是广超法师的讲述。

修止和修观的差别
所谓的修止,是你的心念专注在某一个境界里不要动。当你专注于这个境界,任何的外境来,你都不理它,依然专注在同一个境界里面,这就是修止。
什么是修观呢?就是一个境界来的时候,你的心念随着所在境界以所修的观法去观察,但心中要明明了了,不被它迷惑,而且要看清它的真相,这就是修观。
佛教依用心的情况,把禅修方法分为两种,即所谓的舍摩他和毗婆舍那。舍摩他是修止,毗婆舍那是修观。
止和观是论里面用的名词,在经里面用的是定(舍摩他)和慧(毗婆舍那)。止是修定,观是修慧。因为众生根器的不同,有些人必须先修定,后修慧;有些人则可以直接修慧,然后产生定;有些人定和慧一起修。止和观都可以产生心一境性,心一境性也称三昧,即三摩地。三昧就是心和境合一。

二,关于入定的感受,你看和你能否对应上。

在这次的禅定学习里,要学习认识入定的过程。其实,过程很简单。为什么说很简单呢?因为在禅定里面,有快乐的感受,呼吸很细,心念也很微细。就凭这三件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你入定时,呼吸一定是从粗变细、心念从粗变细、身体从没有乐受变成有乐受。就是说,入定的过程中,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在变,你要小心观察它变化的过程。

三, 定境还有细分,这里讲初禅和二禅的区别。

禅定之间的觉受差别处
初禅与二禅最大的差别是:初禅的心态有觉有观,很容易被声音干扰。初禅的人听到声音,心就乱了,所以佛说声音是初禅的刺。二禅的心态无觉无观,声音的影响,你都如如不动。

四 这里是特别强调的重点,不要贪着定镜中的乐受不出来

重复练习出入定过程
这样小心重复观察入定三件事情:心念、呼吸和乐受,你就会懂得原来入定过程是这么回事。必须重复训练,上去,下来。再上去,再下来,做越多次越好。以后,你就会越来越快地入定。一般人不懂得重复训练入定,只会贪着乐受而住在定中的乐受而不想出来,一直呆,呆到定力退了才出来,如此修定者能入定却不懂怎么入。所以,任何人初入禅定,千万不要一入了定就不出来。应该是一进去就快点出来,然后,再快点进去快点出来。一直重复做,做到你很熟练了,很清楚如何入定后,才来加强定力,所谓加强定力就是进去了不要马上出来。在练习加强定力时,要在定里多久呢?初学者入初禅千万不要太久,五分钟就好了。在里面呆五分钟就要出来,但是不要下座,然后再进去五分钟后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在初禅里呆得太久,心念可能会更细而离开初禅。甚至于深入到更高禅定,呼吸更细,心念更细,也更快乐。于是你对初禅心念的粗细混乱不清。也就是说练习加强初禅定力时,他在入初禅半小时内,要出入定六次。这样不但修了半小时的初禅,而且懂得出懂得进。当每次出入定五分钟做得很熟悉,很有把握了,你就去入定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十五分钟有把握了,你就去坐一小时。就这样地加强定力。当你觉得这个定很稳固了,然后才能设法进入另外一个禅定。这就是所谓入定的技巧。

五 入定不要太久

入定是否入得越久越好呢?不一定!如果你要深入禅定,就必须坐得越久越好。如果不是,千万不要坐得太久。为什么?禅定坐久了,会贪。贪什么呢?就是他每次一进去就不想出来。一旦你入定就不想出来,这就是贪。因此,修禅定时,在入定之前最好先规定出定的时间。假如你要进初禅,你就自我规定:现在我要入一小时的初禅。这样,你入定后坚持一小时之内,不要上更高的定,也不要下。如果我现在要在入初禅十五分钟,那么十五分钟后一定要出来

至于后面修观的部分为就不摘录了,希望以上有帮助。

 
-------------------------------------
 
作者:匿名用户  编辑于 2019-05-23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692309718

(南怀瑾先生的讲述)

 

我们有没有仔细想想,究竟学佛修行是为了什么?都在高谈阔论,不切实际。真正的修行,最后就是一个路子:行愿。什么叫行愿?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

我们做功夫、打坐为什么不能进步呢?大家一定以为是方法不对,拼命找明师求方法,不是的!不要受自己的骗。功夫为什么不能进步?为什么不能得定?是因为心行没有转。心理行为一点都没有改变的话,功夫是不会进步的,见地也不会圆满。这在中国文化上,不论是儒家、道家,说法都是一致的,都是同一个论调。

佛家要求我们起心动念,内在的思想行为要转变。但据我所知,一个个的心行都没有丝毫动摇,太可怕了。为什么不能证果?是自己心理的结没有打开,八十八结使的结,根深蒂固。

大家要特别注意八十八结使,唯识百法明门论的五十一种心所,什么是根本烦恼?什么是随烦恼?随眠烦恼?这“随眠”二字译得非常好,它缠着你,跟着你,使你在睡眠昏迷的状态中,自己也检查不出来,被它迷糊住了。其实,这也是自己的魔障。一层一层检查,八十八结使能去几层,你禅定的功夫绝对就到了那里。

若按照普通讲法,念住就是初禅,这个只是普通说法。至于真正的初果位,就不是这样了。所以,你即使得了初禅,却不一定证得初果。因为果的标准就是根据八十八结使,也就是你那个下意识的罪恶烦恼的根,贪瞋痴慢疑去掉了几层,就是果位的考验。

我们不能不通教理,不要以为光是打打坐,抱一个话头就行了,没有用的。所以别人问禅,我就说:我有“馋”,你那里有好吃的我就来。哪有那么简单?不容易的。你就是做到念住,还要看你是住在什么念,念住在昏沉也是住,没有用的。气质没有转,心行没有转,没有用的。

其次,就算做到气住,呼吸停止了,充其量是二禅,并不一定就是二果。单单气住,并不能证果位。气住可以用意志控制做到,与道不相干。而且气住了以后,只要一逗他,他发起脾气来比谁都大。所以修行不是如此,不要搞错了。你认为气住了,自己有功夫、有道了,那个道卖几毛钱一斤啊?没有用的。主要关键在心理行为。

二禅气住后,同时要查查八十八结使,心理的罪恶烦恼去掉了多少?身口意三业去掉了多少?所以有许多人都讲功夫,讲了半天,身口意三业一点都转不了,自己不要自欺了。

脉停,印度很多瑜伽士都能做到,埋在土里不会死,这都是能够练出来的。这只是说明我们的生理功能,能够用心训练成各种状况,这个是唯心所造,做得到的。至于说,这是不是道果呢?不是的。

至于三果、四果,每个道果,都可以在八十八结使表查到。自己每天要随时检查自己,看看心理行为中,烦恼罪恶的状态解除了多少,检查今天善行做了多少,所以古代儒家有功过格,用红黑豆来标记,以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

讲义上,八十八结使与三界的关系,明白地摆在面前。能解开了多少个结,你就得了那个果位,这些考验都摆在眼前。别以为腿能盘一个钟头就能升上什么天;一个半钟头又能升上什么天,没这回事。腿是靠不住的,修“行”,修的是心理行为,不是修腿。

学佛的人有一个基本的毛病,大家要反省。首先,因为学佛,先看空这个人世间,所以先求出离,跳出来不管。因为跳出来不管,慈悲就做不到。我们口口声声谈慈悲,自己检查心理看看,慈悲做到多少啊?这是个非常非常严重的问题。第二,贪瞋痴慢疑,我们又消除了多少?比如有一个例子,我们大家修行越修得好,脾气越大为什么?你打坐坐得正舒服,有人来吵你,你还不气啊?这种心理作用是不是跟慈悲相反呢?

还有功夫做得好的人,静的境界尽管好,下坐以后,所有的行为同静的境界完全相反。理论讲得也很对,做出来的完全相反。所以佛家要我们先从戒着手,小乘的戒还只是消极的,只防止自己行为的错误,这是小乘戒的基本原则。大乘菩萨要积极培植善根,这样才是大乘菩萨戒的基本。但是我们连消极的也没有做到,积极的更谈不到。

尤其是有点功夫的人,只要学佛打坐三天,然后“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起来了,别人的功夫都不行。专拿一个圣人的尺码,去量人家,而且这个尺码还是自己定的,眼光说有多短就有多短。人们在它的尺码下,当然都不是圣人,可是他却从来没有量量自己有多长、多大,决不反照自己,这是最要命的。这个心行怎么办呢?所以为什么不能证果?为什么不能得定?就是这个心行,贪瞋痴慢疑一点都没有转化,非常可怕,反省起来非常严重。

我再三强调大家,修道没有证果,不能证到空,就是心理行为自己转化不了,所以坐起来,只抓到意识境界造成的一点空,以为那就是道了。

所以讲行愿、行门之重要,我们随时在静定中,要检点自己。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认为有个方法,有个气功,什么三脉七轮啊,或念个咒子啊,然后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我们看到多少学佛学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为什么染污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正常呢?因为没有严格地在修行。换句话说,没有严格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

所以,如果大家在心行、行愿方面没有动摇,不要谈四禅八定,更不要想谈证果。老实说,一个人真做了一件善行,这一天盘个腿打坐看看,马上就不同,气脉马上就不一样,心境马上就扩大了,这个是绝对不能欺骗自己的事。不要说真正善的行为,或内在的善心,今天如果真把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解决了一点,那个境界就不同一点。所以我们坐起来不能空,心境空不了,就得找找看,看今天自己的病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今天上座不能空?你的心念在贪瞋痴慢疑当中,一定有个东西挂在那个地方。这是阿赖耶识的问题,不是第六意识的事情。如果没有检查这个,光是打打坐求一点空,求一点功夫,没有用的,奉劝你不要学道,你会把自己给害了的。

所有的佛经、三藏十二部都告诉我们了,都在讲行愿。行,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学佛的基本是在这些地方。了解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从心理行为上改进自己,渐渐地,功夫、见地自然会进步。这不是说教,是我的亲身体验,不从这里下功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会证果的。心行的改变比打坐、比修证重要的多,而且只要心行改正一天,你的定力、打坐就随之进步一天。

所以说,为什么不能得定,甚至连打坐都坐不住呢?你在心行上去追求,不要在功夫上去追求。在功夫上追求是空的,偶然可以,过了几天就没有了。盘腿打坐与定没有绝对的关系。至于坐在那里,你身心能不能转得过来呢?这个就是问题了。其实并不在于打坐的姿势,要在心行上检查自己才是究竟,才能够谈到定。

我们以心理学的立场检查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自己的心行中,有哪一个念头是真正的善?假如是一个真正严格检查自己心性的修行人,可以查查看,在一天之中,又有哪一个念头是真正的至善,多数不过是糊里糊涂过日子而已。不要说行为中有善事,连至善的念头都没有起来过。

你说,我在念佛啊!那是无心念,一边念佛,一边六根还到处乱动。即使你能念佛念到专一,那只能说是修持法门而已,并没有真正升起善的福德资粮,有这样严格。所以大家随便讲禅宗,什么宗,一分功德没有升起,你想进步一分,做不到的,不可能!如果心理上转了一分,升起一分善境界,智慧就会跳进一步,这是很呆板的。所以一些老年朋友,用功用了这么多年,都不上路,你不要光想以打坐修定求进步,善根没有起来,善功德根本没有培养过,如何进步呢?

心理行为及习气不能断,是做不到身内的功德成就,所以工夫不会进步。等到你身内功德成就了以后,身体方面自然是一秒秒、一天天在变化,向胜义方向转变,这个道理是呆板的。

可是习气是次第慢慢断的。比如刚才讲,得了定,意念清净时,别人的一点错处都看不惯,是什么道理?等于自己把镜子擦得太亮了,太干净了,一点灰尘都不能落,落下来就看得清清楚楚,看了就讨厌,就要擦掉,不能容纳尘垢,起了瞋心。因此只喜欢清净,不喜欢尘垢,这是功德不圆满,也是过错,赶快要断,非断不可。这些佛经上都讲了,修持不是那么简单的。

工夫境界与烦恼完全是两回事,心理的烦恼染污太不容易解脱了,不要以为打打坐,有点工夫,懂一点佛法道理就是学佛了,那是自我陶醉,不行的。

整理自《如何修正佛法》

------------

任何宗教,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都是教人做好事、做好人、行善道,行善程度的深浅是生天的根本。行善道,接近于禅定。一般人以为只有形式上的念佛、拜佛、打坐叫学佛,如果心理行为、外在行为、喜怒哀乐等种种习气没有转变,你纵然修了一辈子,能不能生到初级的天还成问题,而且相当成问题。能够一生修到人中再来,死后不走入畜牲道、地狱道,已经是第一等了不起了。

所以,要想生天,必须有道德,有心理行为的善行与禅定功夫的配合。禅定不一定是打坐啊!而是心理行为的宁静。真行善的人,心理行为自然宁静。宁静是禅定根本的基础,宁静程度的深浅就是禅定层次的深浅。那么,要想心理做到宁静,必须改进心里的情感、情绪、思想和外在的行为,绝对的静止,才能进入真正宁静的状况。

成道生天的道理很简单,从心理、行为开始,往善的方面来努力,要把自己的脾气、个性、思想、动作、言语等种种不好的习性、习惯,痛下决心的彻底改正过来。因此,从行善入道,念念为善,才有生天成佛的希望。

佛学不是大、小乘的分别,真正的佛学是五乘道,首先修“人道”--八关斋戒是天人的基本;其次才能修小乘的“声闻道”;再进一步修小乘的“缘觉道”;然后才是大乘的“菩萨道”。当然,五乘道只有一心,因此也可称为一乘道,本来一心而已。换句话说,就是从修正心理行为开始。

行是心的状态,所以修行也叫修心。也就是说。修行要从自己的心理状态修起,要改正自己的思想,要随时注意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打坐只不过是修行的一种,只是帮助你养成一种习惯而已。如果自己的行为不改,那种修行是没有用的。

注意,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行为,行为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思想。所以,我常常叫人家学佛要先读《普贤行愿品》,先要发大愿,而且不光是思想发大愿,还要贯彻于行动。

所谓修行,其实就是彻底修正自己的心性行为,由里至外,巨细靡遗,完全加以确确实实的检点与改善,此即是做为一个修行人至死不渝的生命主题,必须永远追求达成的生命事业。

佛法无量无边,修行人的学佛事业也无量无边,大家想要做点好事,但须知道善行永无止境,若是平常做了一点,甚至不少,便自以为善行累积很多,不得了。这么想法就未免显得小气了。

学佛者最宝贵的是心量无限宽阔,容得下天地万物,做人处事皆以利益他人为出发点,即便做了一辈子的善事,此亦义所应为,理当如此,岂足挂齿,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人活着就是要为别人好,难道你是出生来干坏事,惹人讨厌的吗?或者是来当个饭桶,无所事事,一点利益他人之事都没有?

整理自《药师经的济世观》《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现代学佛者修正对话》

-----------

我们学佛第一步是修功德和福德,福德不具足,智慧不会发起,智慧不发起,没有办法证得菩提。大家想悟道的念头,都是妄想,连一点善行都没有,何况是福德!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发起大慈悲、利他的心理和行为,成就功德,智慧圆满,才能开悟成佛。

世界上用功的方法,不管学佛修道,永远难求得一个真正了解贯通而统一的方法。如果真正有的话,修行起来并不难,很快,不过有一点很难,就是培养功德做善事,这个太难。一般人贪便宜,以为只要打坐做工夫就可以成仙成佛,好事一点都不做;小的好事马马虎虎做一点,大的好事是不干的,永远办不到的,所以善行很难。

你真要做工夫才行,老实讲,需要功德的培养,要修一切善,这个很要紧。功德是真的,决不是骗人,我们大家读道书,所谓仙佛之道叫你修功德行善,这一部分都是马马虎虎看过去了。就算是工夫做到的话,功德不够善行不够,莫名其妙地就会把你破坏掉,破坏的境界多得很。

如果你积极修满一切功德,不一定打坐也会到达,非常奇妙,绝对绝对不是骗人的。世上好多人学佛学道,这里求工夫那里求口诀,这里修一个法那里修个法,以为悟了,得道了。如果功德不圆满,就算你那个道堆到蛋糕那么高,马上也就化掉,没有用。这个是绝对的定律。

整理自《维摩诘的花雨满天》《我说参同契》

 
-----------------------------
作者:李子顽  发布于 2019-02-02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27155/answer/588176042
 

看了一圈,差点成精神奔溃。

又修不出法术,你觉得舒适就修,觉得不舒适就不修,哪里难受去医院。

宗教大部分都是哲学+巫祝,单独哲学是学派,单独巫祝是跳大神,中国古代王权社会的建立,二者联合,宗教借助哲学做为宗旨理论,巫祝敛财做为发展资金和基础。

十八层地狱让你害怕,天庭仙人你给我钱,我给你发孩子,发官发财保佑你,遇到过不去的坎买个心理安慰。

我一直以为顿悟佛教之类的是明心见性,这是要修法术出来还是怎么的,下面一群人大乘小乘,这个对,那个错,这又不是武术,坐禅时间长,不与人沟通交流,精神肯定会出问题。

建议题主不要走到修炼法术这路子上,佛法在于修心,明心见性找到积极的生活意义。

赞成 @alphago 的回答。

 

========================  End

 

分类:

技术点:

相关文章: